學習對很多孩子來說都是比較難的,如果沒人督促監督的話,大部分孩子應該都不會主動去學。但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會主動學習,那一定會超越很多小朋友,變得非常優秀。所以,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還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
初二的孩子不主動學怎么辦?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們通常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于學習產生了興趣,那么不用家長天天監督,孩子自然放了學主動去學習,因為興趣是可以推動學生在學習道路上面的一種內在動力,那么相反如果孩子對于學習不感興趣,無論什么方法成績都不會提高的。
2、幫助孩子找到自信
初中生不學習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個就是對于自身缺乏自信,以及一些其他的情緒困擾,家長就要不斷的鼓勵孩子,在孩子身上找到亮點,讓孩子充滿自信心,這樣在平時學習上面可以讓孩子得到成就感,有勝利的喜悅孩子也會更加的喜歡學習,這樣也會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3、多給與孩子關注和幫助
當你的孩子因為學習能力弱而產生厭學情緒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一定是對孩子關注不夠的,那么就先從陪伴孩子做作業開始吧,孩子做作業的過程最能體現問題,而你的責任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學習,并且要告訴他們,他們并不笨,也不是差生,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學而已,一旦掌握了學習技巧,就會突飛猛進的。
4、適當督促孩子
這里說的是適當,如果家長過分要求孩子,則會起到本末倒置的作用。我的督促是為了孩子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當孩子看電視看久了,玩游戲玩久了的時候家長給予提醒,而不是嚴厲的指責批評,或是命令式的語氣說話“你怎么還在這玩,你為什么不去學習,不去寫作業”。這樣的過分指責,往往會有更加不好的影響。
5、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
多進行正能量教育,我經常與學生這交流:“你為什么來到學校學習”?很多時候我得到的回答都是為了老爸老媽,為了他們的滿足感。其實這是多么悲哀的回答。孩子從小開始就是爸爸媽媽逼著學習,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覺得一直以來是為了家長在學習。初二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作為家長應該共同努力,讓孩子知道,他們學習,是為了自己,為了以后可以更好的養活自己。
初二的孩子不主動學的原因:
1、缺乏學習動力
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內心沒有奮斗目標,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學習。他們認為自己不缺吃不缺穿,也有父母充足的愛,為什么還要苦哈哈的去學習呢?傻子才會廢寢忘食的學習呢!所以他們在學習上不會主動,不會努力。
2、不懂的如何自學
而對于年齡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每天都有了一定的學習任務,老師會布置作業。但是,孩子依然喜歡玩耍,每天的作業和上學對于孩子來說就像是上班或者執行任務一樣,寫完就算,從來不會去主動的學習,更不知道該如何自學。因此,這種情況下,孩子是不懂的如何自主學習,不會自學。
3、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相信大多數的孩子寫作業和學習都是在家長不斷的催促下,不斷的嘮叨聲,甚至打罵聲中才去執行的。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嚴重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的一種表現,孩子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學習,只要老師不留作業,自己就是沒有任務,就可以看電視,打游戲。而不會去提前預習一下功課,復習學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