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曾因為為孩子的學習問題焦慮:“我家的孩子沒有學習動力,每天寫作業特別磨蹭,很少主動拿起書本復習,這是怎么回事啊?感覺孩子的未來一片灰暗,這怎么辦啊?”學習是一個枯燥而乏味的過程,很少有孩子主動去學習的,特別是上了初中以后,學習科目的增多以及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使得一部分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從而更加不愿意主動去學,那么初中生不主動學怎么辦呢?
初中生不主動學怎么辦?
一、想讓孩子更主動地學習,父母首先要做出榜樣。當家里有了學習的氣氛時,孩子也會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從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二、父母可以和孩子平靜地討論,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父母只要監督就可以了。
三、讓孩子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后,父母可以給孩子的學習時間做記錄。幾天后,再和孩子討論,目前的學習方式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拿出記錄表,讓孩子自己制定改進方案,并監督實施。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性。
四、要讓孩子懂得,主動學習首先就是主動克服困難,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父母不能完全代勞,而應該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注意調動孩子的主動性,讓他覺得是憑自己的力量做到的。
五、孩子的生活可以交給他自己去處理,父母在旁邊觀察,并給予適當的引導。這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遇到問題就能獨立解決。
六、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