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厭學的原因很簡單,學習方面課業難度明顯比小學增大了,家長方面父母對初中生的期望也更高了,自身問題就是孩子還小缺乏學習動機。這三個原因加起來,足夠解釋初一學生為什么會厭學了。接下來,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初一學生為什么會厭學?
1、課業壓力增大
踏入初中,孩子的學習壓力變大,所學科目更多更難,很多小學時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績可能會有一些波動,孩子在學習中受到挫折就難免會產生厭惡情緒,怎么努力都學不好,看到考試成績就傷心,是很多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常見原因。
2、父母的期望過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父母的期望。孩子一旦考不好就無法對父母交代,而這種愧對父母的情緒只會讓孩子陷入更加低效的學習,情緒不好,學不進去,更加考不好,于是習得性無助,干脆對學習敬而遠之。
3、缺乏學習動機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習慣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的好好學習,這就導致孩子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外部,而不是內在的自驅力。沒有自驅力和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比如手機游戲。
初一學生厭學怎么辦?
1、探索學習動機:家長要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
2、方法指導:家長還應向學生講解一些新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其掌握人際交往技能,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學校和課堂環境。良好的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習能力。
3、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就大事,過上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孩子起到為社會做貢獻的作用。但是不要盲目提高對孩子的期望,更不要說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了。沒有哪個父母對孩子是沒有期望的,但是這種期望必須與孩子的成長保持一致。
4、正面引導孩子:作為一個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學習,學習的好與壞和自己的自信相關連,因為學生學習的好壞都是自己的事情,是在為自己學,為自己今后的生存而學習,不是為家長、為老師、為某個人學習,為自己學習的過程與其他人無關,所以不要因別人的表揚沾沾自喜,更不要因為他人的批評就自暴自棄。所以,家長要多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5、以身作則: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樣,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同時,建議家長不要總是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并對孩子產生嚴厲和苛刻的要求,因為,這是孩子產生叛逆心,厭學的主要原因,家長要時常關注新信息,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報刊雜志、專業書籍等,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縮短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家,解除壓力,才能快樂學習,輕松成長。
6、引導孩子樹立崇高的理想: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很重要,但是從小就教育孩子樹立崇高的理想是也是不容忽視的主要問題。只有當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的目標時,他才會積極努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