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初中的學生,大多數有一個特征,就是初一的時候成績很好,甚至100分滿分,能考到98分,學的非常好,年級排名也在前面。但是到了初二,成績就突然的下滑,完全沒有預兆。很多家長都會疑惑,感到不解,學生的成績怎么會突然地下降?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二現象。初二成績下滑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初二成績下滑的原因
1、課程難度大。初一時,學校主要以數學、語文、英語三科為主,與小學銜接比較緊密,難度適中,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到了初二以后,增加了物理、化學兩科。這兩科對于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高,學生一下子很難適應,導致成績下滑。
2、課程容量大。小學階段,科目、教輔相對少。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尤其到了初二,科目增加,容量增大,學習精力不足。這點從孩子的書包重量變化可見端倪,有的孩子書包竟重達五、六十斤。
3、自學能力差。小學階段,評價學校、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主要側重幾個點,即: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初中階段,側重看升學率。由于評價導向的差異,導致教師教學落腳點產生差異。簡單說,小學側重整體成績,初中偏重個體成績。由于評價的差異,導致小學教師講、扶現象比較嚴重,學生自學能力不強。而初中階段,學生必須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才能適應緊張的學習。
4、學習能力弱。我們經??吹竭@樣一種現象,小學階段,很多孩子成績很高,滿點學生比比皆是??墒堑搅顺踔幸院螅绕涞搅顺醵?,成績一落千丈。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小學階段,課程容量低,學習難度低,考試難度低。再者,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主要以死記硬背、反復訓練為主。而初中截然相反,容量大、難度大。為此,學生成績從表面的“繁華”走向極度的“衰敗”成為必然。
6、學習習慣差。要想學習好,一個重要前提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哪些呢?主動鉆研、主動預習、及時復習、專心聽課、勤于動筆等。而這些學習習慣恰恰是很多孩子不具備的,因此,到了初二以后,成績下滑也在意料之中。
7、青春期原因。青春期是指由兒童階段發展為成人階段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一般女孩10~18歲,男孩12~20歲。青春期,孩子除了身體上的變化以外,心理變化更為明顯。具體表現為:好奇、冒險、暴躁,有主見。很多家長有個疑問,孩子以前很聽話,為什么一到了初二,卻開始討厭學習、甚至不聽話呢?
其實,從孩子成長角度來講,這是思維能力發展的必然。小學階段,孩子獨立思維能力沒有形成,依賴心理占為主導,所以很“聽話”。到了初二以后,思維能力開始快速發展,并且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對待學習問題上,他會思考:我為什么要學習?不學又能怎么樣呢等等。此時,如果我們不能及時予以正確引導,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初二成績下滑家長怎么做
1、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初二現象由來已久,想要避免也不是沒有可能。其實,會出現初二現象,更多的是缺乏溝通。進入青春期的學生往往自己有了小秘密,不愿意和家長和老師說。因此,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讓學生主動傾訴,這樣可以增進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系。學生出現什么問題,家長也能夠及時的發現。
2、多關心孩子。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心理,做出許多叛逆事情,其實都是想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他希望老師和家長能夠多關心他,有時候你的一個肯定的目光,一句不經意的表揚,都會讓學生的心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記憶最深的一次,在初二的時候,自己膽子小,上課不敢舉手,后來和老師的目光短暫的相遇,老師看出了我的心理,在老師的鼓勵下,勇敢的舉起了手。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害怕,有問題就問,成績也提高了很多,但現在還記得那個場景。
3、不要過于關注成績。學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初中的家長一般輔導不了初中的課程,只能從學生的成績看。而家長平時關于工作,對學生疏于關心,更加造成了學生的叛逆心理。因此,家長不要過于關注成績,適當的關心學生。
初二現象普遍存在,家長能夠做的就是最大程度上給予學生關心,有的時候學生并不想叛逆,只是想要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因此,家長要多注意,更要引起重視,不要影響了學生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