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不知道怎么應對,所以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為了改變孩子,家長不停的說教孩子,想讓孩子聽話,但是很多孩子就是不聽,那么14歲的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
14歲的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1、不要把焦慮傳遞給孩子,家長白天工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太少,不要過于嘮叨,可以利用早飯晚飯時間,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多肯定孩子的進步,少否定孩子,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2、用行動代替語言,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很有權威,說了孩子就會聽,可是玩是孩子的天性,當權利受到侵犯,只會適得其反,要樹立威信,但不是打孩子,當你每次說到做到,孩子就會知道家長說話的分量,而不會去觸碰底線。
3、這是一個正常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有了獨立的意識,總是想探索新的事物,新世界,而我們總是愿意讓他們按照我們的固有思維模式去生活,這就出現了所謂的不聽話實際上就是家長的高度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跟不上孩子的高度,就出現了叛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只有家長不斷的學習,有句話叫家長成長百分之一孩子成長百分之百,只有我們成長了才能更好的托舉孩子,做到有效的親子溝通。而不是用我是家長,我懂的多孩子就得聽家長的,這種固有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14歲的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青春期必然叛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叛逆期,這是每個人從兒童向成人過度的關鍵時期,所以經常兼有兩個時期的特點:一方面,這一時期的孩子缺乏適應社會環境的獨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動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覺醒的自我意識又會支配他們強烈的表現欲,即處處想體現自己,想通過展示自己和別人不同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這一時期的孩子喜歡打扮得與別人不一樣,喜歡做一些引人注目、與眾不同的事情,也愛說一些令人吃驚的話,希望別人能夠對他們另眼相看,這都是他們想要的效果。如果了解到這些,相信很多家長就不難理解孩子這一時期的叛逆表現了。
2、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幼稚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后,覺得可以為自己以后的人生負責了,但因為認知水平比較有限,所以判斷上也有些錯誤,盡管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有些也確實非常幼稚。憑他們的想法,根本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所以在選擇上也會出錯。
這一點家長明顯可以判斷出來,所以會對孩子產生質疑,但孩子并不這么認為,還覺得自己已經大了,不需要父母操這么多的人,所以面對質疑會非常氣憤,也產生種抵抗心理。
3、青春期孩子內心矛盾很大
一方面想獨立,但是又要依賴于大人,因為沒有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行,孩子根本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在學校里也要聽從老師的安排,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學習的壓力很大,家長對于孩子又賦予了很高的期望,這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壓力重重。
孩子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但是又不得不接受現實。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非常大,孩子在自負和自卑的心態中糾結,常常陷于惶恐之中,因此會產生與大人對抗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