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每天玩手機不聽話是讓很多家長心煩的事情,現在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年齡普遍比較早,孩子還在上小學時就早早把手機玩熟了,想要一點不玩根本不可能,初中孩子叛逆性格也導致孩子不愿聽從父母的話,但是每天玩手機一定會影響學習,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初中生每天玩手機不聽話怎么辦
1、以身作則
不隨便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家長是孩子最易學習的榜樣,當家長在孩子面前沉迷玩手機書打游戲,孩子便會“有樣學樣”跟著一起玩手機,而且還會認為家長沒有資格批評自己。
2、積極的暫停
當孩子犯錯之后,不要說一些讓他們感覺糟糕的話,而是先幫助他們平復情緒,給理性的溝通創造條件。
如果你能夠先安慰關心一下他,跟他說,我知道你也很難受之類的話,然后再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也很不好,我們都先冷靜一下,過會兒再來討論這件事情吧,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孩子感覺更好,從而愿意跟父母和溝通。
當孩子愿意溝通時,父母記得保持友善,引導孩子去關注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孩子。
3、給孩子一些合理建議
并且和孩子達成一些共識,比如每天玩手機的時間不能超過二個小時,其他的時間和精力要放在學習上等等。對于一些比較乖的初中生,或者可以聽進去父母話的初中生,我們可以好好和孩子溝通,達成一些彼此都接受的條件,這樣會有利于母子/父子關系。
4、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而不需要批評和指責。當孩子在玩手機時,有的父母看著心里就著急,于是對孩子進行謾罵和指責,有的家長越罵越生氣,甚至會將孩子的手機砸掉。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偏偏與父母對著干。
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給予關懷,比如長期使用手機會讓眼睛變得更近視,會形成青光眼等,然后講一些長期使用手機對身體的危害,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真心愛著自己。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很聽話,要讓孩子放下手機,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5、制定目標
沉迷手機,必然學習成績會下降。做一個成績趨勢圖,并跟孩子探討下次預期成績。不要把差成績整天掛嘴上。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會碰到什么。不管孩子考的多差,都要鼓勵孩子:沒關系,下次肯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