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以前,孩子都比較聽話,父母讓好好學習就好好學習。然而到了初中時期,由于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到來,孩子逐步有了自己的意識,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父母再讓做什么就會很抗拒,覺得自己已經獨立了,能有自己的規劃了,不需要再聽從父母的指揮了,具體表現就是厭學不愿意學,那么初中生不愿意學怎么辦呢?
初中生不愿意學怎么辦?
1、家長“蹲下身子”放下身段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和孩子做平等的知心朋友,千萬不要家長作風,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由于現在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重點中學,高中。所以家長會因為孩子的學習情況感到焦慮,然后經常對孩子嘮叨和督促,導致孩子壓力過大,時間一長,就會對學習喪失積極性。家長要有正確對待分數與失敗的心態,對于在學習方面出了問題的孩子,家長應該對孩子多鼓勵,告訴孩子父母是你最堅強的后盾,不要懼怕任何的困難,信任父母,也信任自己。
3、當孩子進入初中以后,由于學習內容的轉變,孩子一時間適應不了,跟不上學習進度,就會對學習喪失興趣,孩子越不懂越害怕,越害怕越不想學,最后,直接放棄。因此,家長在孩子初一初二的時候,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基礎知識學扎實沒有,平常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孩子當原有的學習方法不適合新的學習內容時,家長可以可以陪孩子一起探索,共同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
4、自控力能夠促進孩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還能抑制孩子自身的厭學情緒。因此,自控力不僅可以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對孩子未來發展也具有很強的助力。而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孩子,要注意培養的漸進性,對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循序漸進,將嚴格要求與良好激勵結合起來,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5、帶孩子行萬里路。有機會多出去旅游,看看大好河山,了解風土人情,開闊孩子的眼界,格局大了,自然就懂得努力了。
6、帶孩子感受勞動的辛苦。可以去農田勞作,可以去工地干體力活,也可以是商場促銷導購,或者是餐廳服務員,去感受生活的艱辛,生活來之不易,不努力是無法獲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