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好初一數學,要說難也難,要說不難也不難,為何如此矛盾呢?因為難就難在數學思維構建這塊有很強的連續性,如果家長在輔導孩子數學這塊能力不足,可能只是零零碎碎給孩子講一講不會的題,但是卻無法幫助孩子重建數學解題思維。
初一數學墊底怎么提高?
1、主動預習
預習的目的是主動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有助于調動學習積極主動性,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么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么,書上怎么解答的,為什么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2、養成正確的聽課方式很關鍵
對于初中生來講,課上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初中生一定要特別重視上課的時間,一定要高效利用好上課的黃金時間,爭取在課堂上就將老師將的重點內容消化好,這樣課下在進行簡單的復習就能夠很輕松的掌握相應的知識點了。
3、從易到難
學好初一數學,家長必須要掌握好一個原則,那就是從易到難,分層上臺階,這樣說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簡單點說,就是把解題訓練分三步走,最先練簡單的題,讓孩子感覺很輕松,才容易激發他的自信心;接下來是練中等難度的題,讓孩子進一步做突破;最后是練最有難度的題,鼓勵孩子嘗試去挑戰自己的極限。
4、好的習慣終生受益
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戰術,即審題要慢,要看清楚,步驟要到位,動作要快,步步為營,穩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搶著做,寄希望于檢查的壞習慣。另外將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平時考試當作中考,從各方面不斷的調試,逐步適應。注意書寫規范,重要步驟不能丟,丟步驟等于丟分。
5、主動思考
很多同學在聽課的過程中,只是簡簡單單的聽,不能主動思考,這樣遇到實際問題時,會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主要原因還是聽課過程中不思考惹的禍。除了我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多想想為什么要這么定義,這樣解題的好處是什么,這樣主動去想,不僅能讓我們更加認真的聽課,也能激發對某些知識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習。靠著老師的引導,去思考解題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6、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
做題不是搞題海戰術,要通過一題聯想到很多題。你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系又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