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學習會緊張,同時也會有些苦,但是要學會在學習中體驗快樂、輕松!不要給自己壓力,只有輕松的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如何提高成績最快?
1、制定有規律的學習計劃。
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一個目標后,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每一個小目標都實現。
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管理,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后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后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形成習慣。
2、積極主動的進行預習三部曲。
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下來,這就是明天上課的重點。這就是預習的目的。
寫:預習是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寫下來。
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如果做題做會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
3、抓重點、重效率的進行課堂聽講。
聽課必須做到跟隨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
4、有效的進行復習,做到:想、看、寫、說。
想:即回憶、回想。學生最需要做的就是課后回想。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復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
看:看課本,看聽課筆記。包括課程內容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寫:隨時記下來重點難點、漏缺點。
說:就是復述。空余時間復述自己學過的知識,能復述出來就不用害怕考試。
5、按時、自律完成作業,堅持“無不做”。
限時作業:記錄作業時間,與作業無關的事都不做。
不復習不作業:先復習所學的內容,然后做作業。
不思考不作業: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先放過,后攻堅。
不檢查不作業:做作業后必須檢查一遍。
不小結不作業:寫完作業后,告訴自己學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初三應該如何學習?
1、全面分析,正確認識自己。
準確找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便明確自己學習的特點、發展的方向,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可以發揮的最佳才能。
2、結合實際,確定目標。
訂計劃時,不要脫離學習的實際,目標不能定得太高或過低,要依據:(1)知識、能力的實際;(2)"缺欠"的實際;(3)時間的實際;(4)教學進度的實際,確定目標,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達到為宜。
3、長計劃,短安排。
要在時間上確定學習的遠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在內容上確定各門功課和各項學習活動的具體目標。學習目標可分為:(1)掌握知識目標;(2)培養能力目標;(3)掌握方法目標;(4)達到成績(分數)目標。 長計劃是指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內容、專題,大致規劃投入的時間;短安排是指具體的行動計劃,即每周每天的具體安排和行動落實。
4、突出重點,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謂重點:一是指自己學習中的弱科或成績不理想的課程或某些薄弱點;二是指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內容。訂計劃時,一定要集中時間,集中精力保證重點。
5、安排好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
常規學習時間:指的是用來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知識的時間。
自由學習時間:指的是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后,所剩下的歸自己支配的學習時間。在自由學習時間內一般可做兩件事:補課和提高。補課是指彌補自己學習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鉆研,發展自己的學習優勢或特長。不管是補課還是提高,最好要圍繞一個專題進行,這樣做,學習比較容易見效果。 自由學習時間內所取得的學習效果,對改變學習現狀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這一時間的安排,應當成為制訂學習計劃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