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階段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問題,比如發生了早戀的行為,所以家長要做的是積極引導孩子正確的思想,同時也要正確的看待問題,不能一味地指責孩子。
十三歲孩子早戀怎么去教育?
1、家長們處理好情緒
當家長們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戀愛了,不要先激動的質問孩子,更不要直接就戳穿孩子,切記不要對孩子打罵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本就處于叛逆期,吼式教育不僅不會解決問題,反倒會激化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破壞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家長們應該先冷靜下來,觀察下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學習情況,有的戀愛是會讓人進步,如果孩子呈現的是好的狀態發展,家長們可以循序漸進的引導教育孩子。
2、適當的引導
家長在這件事上千萬不要做棒打鴛鴦的那根棒子,因為有的時候越是棒打鴛鴦,鴛鴦們卻越緊密。家長要適當的引導,如果孩子是因為好奇心或者爭強好勝的心而走入早戀這一步的,就應該把這種好奇心和好勝心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這樣對于早戀就不感興趣了。
3、不可極端處理
很多家長在知道孩子早戀之后,都會第一時間將其情絲斬斷,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之后讓他產生極端的行為。因為早戀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這一點是需要從我們的認知力加以改正的,它就像是我們臉上的青春痘,到了該有的年紀就會長出來。而這種朦朧的情感,大都發生在中學時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會格外的叛逆,一旦家長采用極端的方式去處理他早戀的事情,很容易讓他產生極端的行為。
十三歲孩子早戀的危害:
一、對青少年的心理承受極為不利。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想象力加速發展,性激素產生加快,腦和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得到加強,因此情緒容易激動,對自己喜愛的對象和活動表現出狂熱,而又缺乏冷靜思考,容易受傷害。自己稚嫩的心靈時常會因風云突變而不堪重負,沒有余力承受感情的悲歡離合。因此中學生的戀愛極不穩定,常以失敗而告終。
二、早戀還會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因為愛情是自私的,尤其是中學生對愛情的理解尚不全面,自制力差,一旦與某人建立了戀愛關系,可能就覺得對方只能與我一個人交往,當看到與別人交往時,甚至有時感到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就血往上涌,控制不住情緒,易做出傷害對方及他人之事,自己也受到極大傷害。這實際上是劃地為牢,會使雙方都失去許多真誠的朋友和純潔的友誼。
孩子早戀的類型:
1、模仿型
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2、從眾型
即迫于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人是指所處的同年齡群體。
3、愉悅型
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4、補償性
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傷,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里獲得感情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