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孩子面臨著分數壓力和升學壓力,這時候家長的陪伴和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在孩子忙碌的學習中,家長可以試著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進行日常對話,一起分享家庭生活的點滴,以此建立家庭情感的聯系。
初三的家長應該怎么樣陪伴孩子?
1、幫助孩子制定好的學習計劃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理清自己學習的方向,更可以增加孩子的學習動力。
2、給孩子提供學習支持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尋找一些良好的學習資料,并且幫助孩子消化和理解學習內容??梢耘惆楹⒆舆M行一些拓展性課外學習,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拓寬孩子的知識視野。
3、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不能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身心健康的問題。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充足的睡眠時間,協助孩子處理生活中的難題,關心孩子的情感狀態等。
4、少說多做
初三孩子的學習強度很大,老師盯得很緊,所以回到家里能玩得時間并不多,家長不要就孩子的成績排名學習態度方法等問題再去啰嗦不停,家長改變不了,就不要去破壞孩子的心情,把這些交給老師來管理。只要做好家長的本分就好了,多觀察,多默默地送溫暖就可以了。
5、與老師密切配合
初三時期有些孩子狀態起伏很大,背后一定有原因,所以老師與家長互相配合,了解孩子在學校家里出現的異常狀態,找到背后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
6、切忌打擊孩子自信心
家長對孩子要鼓勵、肯定,不要動輒批評、指責。學習成績的波動,內心的焦躁都可能讓孩子對學習,對考試失去信心。
7、切忌制造緊張氣氛
考前一段時期和考試過程中,家長明智的做法是,該干嗎就干嗎,堅決避免家庭糾紛,如:出現夫妻吵架、鄰居沖突等對孩子心理產生消極影響的事件,營造溫馨、寬松的家庭氛圍。
8、對孩子的期望要適當
家長要相信孩子能取得好成績,對孩子有信賴感、充滿信心,這樣孩子就沒有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積極向上的心緒容易受到激發。但切忌期望過高,是形成孩子考試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有意無意地給孩子“加壓”,指責說教,就會增加他的煩躁情緒,所以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期望要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