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些許自卑心理能讓人學會謙虛,但過度會成為一個人的成長阻礙。為什么有的人容易自卑,而有的人卻不容易自卑呢?15歲孩子自卑家長怎么做才好呢?請看以下的內容。
15歲孩子自卑怎么調理心理?
1、父母要多包容
尤其是當孩子特別自卑的時候有可能缺乏自信,而且缺乏安全感,這個時候父母言語上多鼓勵以及行為上多陪伴、支持對孩子是非常大的幫助,無論任何時候來自于父母的鼓勵和支持都是孩子提高自信、獲得安全感最大的來源。
2、鼓勵孩子多做開放型活動
參加富有冒險精神的游戲及運動,比如帶孩子游泳、長跑或者去田野里看風景、觀察昆蟲和小動物等,這些都能讓孩子變得勇敢起來。
3、原諒孩子的過錯
原諒孩子的過錯父母能表現出的最大寬容,就是原諒孩子的過錯。孩子正處于快速成長的變化過程中,他們上個月做的事和今天的他們已經完全無關了。所以,舊事重提毫無意義。
4、尊重孩子
家長平時要尊重孩子,不要因為孩子不夠優秀而對孩子冷嘲熱諷,這樣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表現越來越差。家長應當理解關心并且幫助孩子,多引導孩子,這樣他們就能排除消極的情緒,用正確的方式來面對問題。
5、學會心理補償
很多孩子都喜歡將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比,越比越自卑,從而喪失信心,自暴自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要學會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
6、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培養孩子的舉止,行為。讓孩子變得更為謙讓、禮貌。讓孩子變得勇敢,在眾人面前多表現自己。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質。如果孩子在這方面有一些優異的表現,家長應該多多贊美。讓孩子了解到顏值高不一定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優雅的舉止完美的談吐更能讓別人欣賞自己。
15歲孩子自卑的原因:
1、打擊教育
不僅僅是學習,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在身邊。孩子作業不會寫,家長一句“笨死了”;孩子因為玩的太開心了,把衣服弄臟了,家長來一句“下回不讓你去玩了”,孩子總是得不到父母的肯定。這種打擊教育是最容易讓孩子自卑的。
2、家長包辦代替過多
家長的過度保護和事事親躬,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這樣的孩子從小缺乏自信,覺得大人是強大的、能干的,自己是渺小的、無能的。一旦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了不同,別人會的自己不會,就會產生自卑心理。
15歲孩子自卑的表現:
1、遇到事情總喜歡往后退
自信的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會一遇到問題就覺得自己解決不了,然后輕言放棄。而自卑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時,第一反應是退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2、和朋友在一起不主動把握話語權
不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大多都是傾聽者,他們不太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也不太希望引人注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那么的光彩奪目,擔心說錯話或者做錯事會惹來大家的嘲笑。
3、總把錯誤怪罪到自己身上
不自信的孩子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一旦遇到什么不太好的事情就喜歡把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盡管他們不說,還是會內心自責。有句話這么說來著,對于一個不自信的人,給他100句夸贊,然后再給一句批評就能輕易地抵消掉前面的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