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自身心理健康很多時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青少年來說也是如此。心理健康逐漸被關注,很多家長也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孩子的心理教育是講究方法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心理教育,會對以后的生活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那么,15歲孩子怎么進行心理教育呢?
15歲孩子怎么進行心理教育?
1、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非常重要,要讓他們有更多的愛好,包括體育、音樂、書法等,有非常有趣的事情要做,這樣才能讓他們在生活中充滿樂趣,而且興趣的培養還有利于孩子在壓力大的時候,是發泄壓力的一個渠道。
2、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
想辦法了解孩子的狀況。多跟他們交流,告訴他們,不管發生什么,我們都隨時可以提供支持,我們愿意傾聽他們的感受,了解他們的想法。簡單鼓勵幾句,讓他們自在地講出自己的感受。多去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與他們共情。
3、正確引導
面對有攻擊性的孩子,作為家長或老師,應該做的是了解和接受孩子的不良情緒,冷靜地了解孩子情緒產生的原因或想法,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釋放攻擊性情緒,這就是教育的示范作用。另外,對于疏導孩子的心理問題也需要注意:多耐心、多溝通、多鼓勵、多理解。
4、與他們共同解決沖突
傾聽孩子的觀點,試著冷靜地解決彼此間的沖突。永遠不要在生氣的時候討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先走開,深呼吸,冷靜下,晚點再和孩子談談這件事。
開誠布公地與孩子保持交流。讓他們知道我們也面臨著很多壓力。向他們展示我們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的,并讓他們知道感覺心情糟糕是件很正常的事。發生沖突時,花點時間反思怎么和孩子一起解決沖突。可以和孩子討論我們的想法,這樣他們就能了解我們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不僅可以化解矛盾,還能讓孩子學會如何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5、主動做孩子的好朋友
父母應該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特別是對于已經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狀態幾乎和大人一樣,所以,我們應該把他們當作朋友,而不是以父母的身份高高在上。只有我們跟孩子做朋友,孩子才能感覺到跟父母相處的輕松自在。
6、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經常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接觸外界,努力把孩子融入集體的整體觀念中。讓孩子感受到集體活動的力量,這樣會讓孩子更加陽光,不要把孩子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要讓孩子的天性得到釋放。
7、允許孩子自然表達各種情緒
孩子的情感表達,如快樂、憤怒、悲傷等都是毫不掩飾的,他們敢愛、敢恨、敢說、敢笑。父母應該理解他們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并不可恥,只要不打擾別人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不傷害別人,就沒有對錯之分,并且還要鼓勵孩子他們這樣做。
8、花時間陪孩子
父母一定要多花時間陪孩子,盡量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了解孩子的具體想法,疏導孩子的疑問。在疏導過程中,不應該走極端或做出激進的行為,應該通過回答孩子的問題來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不要打擊他們,不要讓孩子感到無助。要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和愛,讓孩子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