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那我們可以試著先從孩子的優勢出發,看一下孩子擅長什么,因為對于他自己擅長的事情,他會比較容易獲得成就感,并恰如其分的引導至學習內容當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孩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怎么辦?
1、細心觀察,了解孩子的真實思想
由于環境、性格、性別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孩子對同一問題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對于這一切爸媽一方面要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行為舉止窺測其內心深處的變化;另一方面要通過談心等活動,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使孩子愿意向你傾訴真情。然后,針對孩子實際情況,對癥下藥。
2、多關心鼓勵孩子
平常多關心關心孩子,給孩子多一點鼓勵,不要對孩子期望太大,適度的期望才能給孩子動力,父母也要學會夸孩子,而不是不斷地打擊孩子,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和孩子一起樹立一個目標,雙方共同努力達成目標,家長自己也要做出一些改變,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
3、多引導孩子去探索
家長要多引導孩子去探索。孩子之所以對什么東西都不感興趣,很可能是孩子的接觸面積比較廣,還沒有真正的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所以家長平時要積極的引導孩子去探索新事物,積極的去動手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就能夠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缺點,能夠及時的糾正孩子的不足,能夠找到孩子的優點,找到適合孩子的興趣。
4、因勢利導,走進孩子的心靈
孩子聰明伶俐,喜歡讀書,這說明孩子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也是親子溝通的最好切入點。孩子讀什么書,家長也拿來讀。了解孩子的興趣后,家長可以因勢利導,多給孩子買一些他喜歡的紙質書籍,漫畫和偵探類的都可以,但是要注意甄選,進而根據孩子喜歡讀書這一優點,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名家名篇、經典名著。
初中孩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的原因:
1、環境的影響。中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與所處的環境其實有蠻大的關聯,如若處于一個差生聚集的環境中學習,基本上也可能變得不愿學習,與其他人一樣成為差生中的一員,可以說是同化的作用。
2、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人如果長期處在高壓下,那么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就意味著當孩子長時間被父母高要求,那么這種過分的壓力,就會導致孩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3、父母不太關注孩子的想法。有些父母因為自己的工作比較繁忙,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于孩子的內心想法或者關注度不是很高。這就使得彼此在交流溝通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矛盾,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厭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