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關心自己孩子的成績,孩子成績上不去,比孩子都著急,但每個孩子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僅僅從分數上不一定能找準孩子在哪些方面遇到的問題。
初一的孩子成績差怎么提高?
1、做題方法講究策略
不要只顧做題或者玩耍,多去思考題目的本真與根源,要盡力思考,一題多解,注重變式訓練,強化計算能力、分析能力。
2、善于抓重點
需要配合老師每門課、每個知識點都總結歸納出典型題、易考題、難解題,并針對每種題型給出最簡單的破解方法,讓學生看題就能對號入座,自動套用解題模型,簡單幾步輕松算出正確答案。
3、心理壓力不要太大
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家長。很多家長把自己的強烈愿望加給孩子,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讓孩子去實現,給孩子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這容易使孩子盡管比以前更努力,但成績始終沒有突破,學習上越來越力不從心。
4、練習字帖
這是考試提分的法寶,是“印象分“,寫好了是送分,寫不好那可就虧大了。家長可以讓孩子每天臨摹字帖,這樣孩子寫一手好字,會受益終生。
初一的孩子成績差的原因:
1、被動學習
小學的學生依賴性比較強,習慣跟隨老師的節奏運轉,沒有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加上初中的班容量要比小學大很多,老師精力有限而不能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動態,一旦老師放松對他的督促,學習成績便會下降。
2、學習方法不正確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著寫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
3、不重視基礎
小學考試與初中考試最大的不同在于:小學只要知道“是什么”就行了,而初中往往要探究“為什么”。以數學考試為例,小學時只要有正確答案就能得分,而初中必須把演算過程寫出來才能得分,這就要求孩子必須有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