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學習和初一年級有很大的區別,要引導孩子更加注重自己學習品質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克服初二年級兩極分化的危險,穩步提升學習成績。
初二學生成績下降怎么辦?
1、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快樂學習”
“快樂學習”的真正含義是,只有會學習的人才會從學習中獲得真正的、長久的快樂。而不是學習必須是輕松快樂的。
2、及時調整學習方法,適當增加學習強度
如果學生很努力學習,心態也很好,但是成績依舊不理想,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大家應該停下來,及時調整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要在逐漸適應新的學習方法時適當增加學習的強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相信大家的成績一定會有所提升。
3、養成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習慣
課堂上要專注認真的聽講, 根據老師的講解和引導,注重解決自己預習中的疑難問題,積極參與教與學整個過程,在自學、討論、探究、練習、概括、判斷、分析、糾錯、綜合等活動中深度參與。
4、要學會整合知識點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5、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我要努力”,光有這樣主觀愿望是不夠的。在確立努力的目標之后,還要有控制力和忍耐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毅力。把主觀的愿望,和控制力、忍耐力融合為一體,就成為一個人的意志力。
現在上初二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承受痛苦的能力都比較弱,需要不斷培養。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堅持參加長跑這樣的體育活動,既強身健體,又能很好的磨練意志品質。
初二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
1、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初中生來講,學習的動力主要取決于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克服困難的毅力。由于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很多同學不用很努力也可以學得不錯。但是整個初二的知識量是小學六年的兩倍。這個時候不努力是學不好的。學生剛剛進入初二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困難面前找不出解決困難的方法,容易自我放棄。又由于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同學堅持不懈的學習。但是缺乏堅持下去的毅力,怕吃苦,就會產生應付心態。
2、學習的邏輯思維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對于中學而言小學的學習就簡單多了,只要能聽老師的話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還是很容易的。但是初中不再是小學下點功夫,努力背背書就行的。由于所學習知識深度的增加不再是只靠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它需要你的思考能了和理解能力。如果一個知識點你沒有理解,那就算你把它背會考試也無法作答。
3、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原因
對于初中學生們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以及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時期較為聰明,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因此,這些學生也會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但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并不難,不用怎么努力下功夫就能學好。于是,養成了做事馬虎,不求勝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氣。
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二倍。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由于孩子剛上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在困難面前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也根本沒想過解決,開始自暴自棄,對學習漸漸也沒有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