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知識其實很基礎,并不算很難,可能因為,剛剛開始初中生活,還有很多的不適應,但只要你一直能認真聽課,跟得上老師的腳步,成績也一定會提升的。而如果有哪個知識點不懂,或不太清楚,一定要在課后補回來,學習還是要付出努力才能提高的。
剛進初中成績不好怎么辦?
1、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同學們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彌補它。
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的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
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是因為,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復在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
2、要學會聽課
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3、要學會記憶
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于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初中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怎么辦?
1、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初中這個孩子心智還不成熟的階段,家長的引導示范對孩子的行為舉止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孩子初中成績很差,跟家長也有一定的關系。
2、買參考書
相對而言,更推薦買參考書,首先,它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只要孩子有時間,都可以看,不用遷就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時間。其次,它更經濟,而且利于孩子多次反復翻看。
但是,因為成績不好的孩子大都基礎薄弱,買輔導書可能更要精挑細選,而且它一定要夠詳細,可以保證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孩子也能順利看懂知識點。
3、尊重初中孩子
考完試,家長首先需要和初中孩子坐下來好好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考試情況。然后,家長指導初中孩子對考試卷進行仔細分析,找出考試失分的地方和原因。
家長仔細分析后,教孩子改進學習方法,改變考試技巧,提高初中孩子學習考試能力。
家長為初中孩子,下一次考試,定一個合理目標。目標不能太高,在現在的水平上有所進步就行了。太高了,會把孩子嚇倒的,孩子不會有動力。家長應該告訴初中孩子下一次比這次有進步就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