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其實已經(jīng)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什么都不懂了,他們會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guī)劃了。有些孩子明明在學校的時候還會認真完成學習任務,但一回到家給到家長的感覺就是孩子不愛學習。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家庭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家長要及時做好反思和調(diào)整,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初中孩子不愛學怎么辦抓住三個關鍵?
第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為什么有些孩子在學校就愛學習,一回家卻表現(xiàn)的很厭煩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二者之間環(huán)境差異化較大。一方面有陪著一起學習的同學,另一方面老師也會經(jīng)常督促孩子。而回家之后,父母要么在看電視,要么在玩手機,總之沒有起到表率作用。因此,想改變孩子之前,作為家長應該先反思自己的問題,改掉壞習慣,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并營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二、制定“規(guī)則”
我們這里說的“規(guī)則”,其實是一種獎懲機制,表現(xiàn)的好有獎勵,表現(xiàn)的差有懲罰。這樣的話,孩子在無形中慢慢會形成自我約束的習慣。他們會為了得到相應的獎勵而不斷努力,同時為了避開懲罰,盡量減少出錯的次數(shù)。這個規(guī)則獎勵可以是:周末全天放假,也可以是買喜歡的衣服,還可以是多給些零花錢。懲罰可以是周末不能玩游戲,要“加班學習”2小時等等。
第三、尊重孩子的愛好
事實上,愛好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少家長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把這些愛好都抹殺在搖籃中。而初中生又處于青春期的年紀,很容易站在家長的對立面,即使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故意不學習。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多和他們溝通,把學習和愛好的時間占比合理分開。這樣就能避開因為逆反心理,而故意不學習的情況了。
初中孩子不愛學的原因有哪些?
1、望子成龍,要求過高
要求過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害怕失敗的心理,繼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動力缺乏。特別是當家長采用強硬專制的手段時,孩子便會以一種逆反的行為報復父母的不公正。
2、要求過低或放縱
大多數(shù)孩子進入學校是以一種新鮮感走進校園的,如果此時父母對兒童的要求過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入學后的心理變化,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
3、嚴重的家庭問題
生活在一個經(jīng)常發(fā)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由于安全感喪失,家庭不斷地激烈爭吵和高度緊張氣氛,使焦慮的孩子無法再對學校發(fā)生興趣。
初中孩子不愛學的表現(xiàn)有哪些?
1、推脫責任
孩子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他們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于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實他們的心里對失敗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責任。
2、產(chǎn)生消極的態(tài)度
有的學生談到學習就頭痛,看到作業(yè)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說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們只是在外在壓力下機械、被動、應付式地學習。
3、缺乏學習興趣和內(nèi)在動機
出現(xiàn)這類厭學的孩子一般缺乏學習積極性,在學習中找不到興趣,認為學習是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只是把學習當完成任務一樣應付,他們迫于家長的壓力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卻整天盼著早日畢業(yè),早點能參加工作掙錢養(yǎng)活自己,缺乏為社會做貢獻體現(xiàn)自己價值的內(nèi)在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