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三歲的孩子到了叛逆期了,大多數孩子在這個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叛逆的行為,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理解和對待。教育一直都是一項大工程,如果將教育比作是一條河流,那么家庭教育就是這條河的上游,學校教育則是下游。只有上游不受污染,下游的水才會清澈。
十二三歲的孩子叛逆的表現: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十歲孩子叛逆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
2、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十歲孩子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
3、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十歲孩子由于性的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
4、自制性和沖動性的矛盾:十歲孩子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的同時,自覺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強。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沖動的矛盾之中。
十二三歲的孩子叛逆怎么辦?
1、理解與傾聽:在孩子叛逆期,他們常常會因為內心的紛擾和外界的壓力而產生掙扎感。作為父母,首要任務是理解他們的情感,并傾聽他們的聲音。與孩子進行真誠的對話,不僅能夠拉近親子間的距離,還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
2、建立信任:信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在叛逆期,孩子渴望獨立,但他們依然需要家長的指導和支持。建立起雙向的信任機制,讓孩子感到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向你傾訴,這樣他們就會更愿意接受你的引導和建議。
3、尊重個性: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和興趣。在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孩子的個人差異,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鼓勵他們追求自己的夢想,培養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在發展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動力。
4、設定明確界限:叛逆期的孩子常常試圖挑戰權威,突破界限。作為家長,需要設定明確的規矩和界限,讓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容忍的,哪些是不能逾越的。但同時,界限的設定應該合理靈活,考慮到孩子的成長需求。
5、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在叛逆期,孩子更容易模仿身邊的行為。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示范,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6、情感溝通:叛逆期的孩子可能會情緒多變,情感容易爆發。家長要耐心地與他們溝通,幫助他們理解并表達情感。同時,也要教導他們適當的情感管理方法,讓他們學會控制情緒,避免過度沖動的行為。
十二三歲的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感情溝通:有些父母是很專橫的教育他們的孩子,這使得他們的孩子感到壓抑,就反抗父母了。這樣的父母是缺乏對孩子的尊重,這樣孩子很容易叛逆的。
2、父母對孩子的過分遷就: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孩子機會讓孩子認為犯了錯誤是不會受到批評的,這樣就會讓孩子開始是非不分了,等到父母想管教孩子時,孩子就會出現逆反現象了。
3、孩子對父母不滿意:如果父母什么事都不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不平等、不尊重。如果是父母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的話,在缺少父母關愛的情況下,孩子就會逆反來表達自己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