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叛逆的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孩子可能會表現的特別外顯,就是他的“不行”是寫在臉上的,這樣的孩子我覺得可以關注一下原因,就是說他是所有的事情都非常極端不聽話,還是特殊的幾件事。那么,作為父母,發現十二三歲小孩到了叛逆期怎么辦?
十二三歲小孩叛逆期怎么辦:
1.首先,家長要放低身段,不能高高在上地對孩子頤指氣使,呼來喝去,更不能打罵孩子。父母要平等地對待孩子。
2.你要去了解他,他喜歡的東西,憎惡的東西都要了解。不強迫孩子做他討厭之事。對孩子的正確愛好要積極支持,能參與其中最好。否則,他會覺得大人啥也不懂,不愿與你交流。
3.要多關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與孩子交流,特別是“學習之外”的交流。在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多聽聽孩子的心聲,最好是以學生的姿態請教孩子的看法。必要時,可多與孩子的同學或好友交流,從側面觀察但少發表言論,特別是相背的意見。
4.要放下家長的面子問題,并且避免正面沖突,特別是在“外人”面前。必要的懲罰可以保留,但必須杜絕打罵和“攀比”。
5.跟這么大的孩子相處,首先要給他話語權,他13歲了,該有話語權了。做什么事,讓他自己做選擇,給他選擇,不要用命令的口吻。比如,我們要他進行選擇,其實給出的三個選項都是我們想要的,可是我們給他選擇一個,他就覺得這個話是我說的,這個理是我的,他就會覺得是自己在做決定,所以就開始一個商量的來回了。
6.碰到孩子做得不對的事情,我們不要急著評判他,比如有的男孩子就是不愛洗澡,不洗澡有什么問題,很臭、很難受,我們讓他自己去承擔。他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會認為不舒服了,他就會去洗,可是因為媽媽很在乎他不洗澡,我們每天都要嘮叨,他要跟我們對抗,他覺得原來我能讓媽媽不舒服的辦法就是不洗澡,那么我就不洗澡。
7.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提前約定所有的后果自己承擔。對于閱歷少而造成挫折、失敗的經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必須要有的。經歷一兩次,孩子就會明白適時的時候他應該找個參謀也許會好很多。
8.給孩子親吻和擁抱,哪怕拍拍肩膀的關懷與鼓勵。這個時候孩子更希望家長不是全程包辦或一切按家長的來。但孩子成功和失敗的時候一定要留一個可以表達情感的懷抱,而不是哪痛戳哪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