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不聽話的行為說明家長的教育方式需要做出改變了,很多家長對于十五歲的孩子還是采用小時候的教育方式,對他們事事包辦,他們沒有一點自己做主的權利,與孩子有關的事情家長要多讓孩子自己去做主,這樣他們才會逐漸減少不聽話的行為。
十五歲小孩不聽話怎樣去教育?
1、給予更多理解。
很多時候15歲的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主要是因為家長不夠理解所造成的。平時可以經常換位思考,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關心,這樣在處理問題上就會柔和很多,而且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2、多參與孩子的活動。
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打球、游泳、爬山等。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價值,用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
3、對孩子要有充分的尊重。
15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這時,父母不要再把孩子當作孩子看待,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另外,現在的孩子通過網絡接收的信息量很大,孩子已經不單純,有的孩子看問題甚至比父母還有遠見。
4、與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5、以柔克剛。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孩子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對孩子太苛刻。不能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嚴厲批評,做了好事我們卻無動于衷,適當鼓勵表揚孩子,讓他找到認同感和成就感,在了解到什么事情是對的后,他就會主動去做對的事情。
6、舒緩壓力。
許多家長只知道給孩子學習壓力,卻不會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況,繁重的學習作業,考試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學校,卻不顧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孩子們的壓力不比家長小,精神壓力過大沒有適當的放松的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7、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其實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從中吸取到教訓,因此家長要避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需要嘗試著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放手讓孩子自己拿主意,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因為這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