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小孩不聽話怎么教育的方法?
1、控制自己的情緒
大多數(shù)家長遇到孩子搗蛋、不聽話的時候都會非常的生氣,有些家長還會大喊大叫。在這里要提醒家長,你的情緒變化對約束孩子行為其實是有一定影響的,如果家長每次都大喊大叫,用一樣的模式去管束孩子,那么時間一長孩子就習(xí)慣了,即便做錯事孩子也會不以為然。
2、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
當代人普遍喜歡玩手機,包括不少家長在內(nèi)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感受到家長忽視自己,只知道玩手機,就避免不了會出現(xiàn)淘氣搗蛋的行為來吸引家長的注意。針對這種類型的孩子,家長們要把心態(tài)調(diào)整好,既然孩子是因為不受重視而搗蛋,那么就要從陪伴孩子入手進行改善。
3、多看積極面
這也是很多家長經(jīng)常忽略的一點,出于想要孩子變得更好的心理,家長會經(jīng)常性地看到孩子的不足,而常常忽視孩子的積極面。這也是許多家長會容易發(fā)怒的原因,因為我們眼中都是孩子的不足。因而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多看事情的積極一面,把重心放在積極的東西上,與其強調(diào)孩子的消極行為,不如聚焦到積極的方向上,這樣能夠避免我們產(chǎn)生負面的情緒,從而讓事情往越來越差的方向發(fā)展。
4、做好榜樣
孩子行為失當不僅與家長的管教方式有關(guān),家長們平時在孩子面前的行為,其實也會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們平時在孩子面前就表現(xiàn)得肆無忌憚,那么孩子就會認為家長的做法是正確的,自己的行為也會變得肆無忌憚。但如果家長們在孩子面前能做到對錯分明,不該做的不去做,那么孩子就會意識到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會對他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從而學(xué)會約束自己。
5、巧用啟發(fā)式溝通方式來“破局”
當我們有幸找到孩子不當行為背后的深層次需求之后,接下來就是“破局”,而啟發(fā)式溝通方式通常是“破局”的一大有效工具。我們在與孩子溝通時,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自身的態(tài)度,將決定這種溝通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溝通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家長的權(quán)威,而是為了解決問題,為此,我們要先從接納孩子的情緒開始,認同孩子的感受。有了這樣的溝通基礎(chǔ),我們就容易取得孩子的信任。
6、學(xué)會傾聽,多聽孩子說
喜歡對孩子講道理的家長,想要說服孩子聽自己的,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事情,聽聽他的感受和想法。很多時候,大人和孩子對事物的立場和看法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家長不應(yīng)該只以自己的感受為準繩,而忽視、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7、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
許多父母在小孩犯錯時,總是喜歡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比較,邊比較還會邊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的聽話?如何的愛學(xué)習(xí),再看看你!這種行為真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會更加的抵觸,更加不聽父母的話,教育起來也會更加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