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
1、理解鼓勵孩子對的行為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表現的更富有探索精神和主動意識,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應該多多鼓勵孩子,支持孩子合理的需求,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是我最堅強的后盾。
2、說話要講究技巧
說話要講究技巧,不要直來直去 ,就像朋友的孩子為例子 ,可能孩子還沒有早戀,家長就直接判定了,這樣也既傷孩子自尊,又傷感情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平時管教過于嚴格,什么都要過問,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產生厭煩開始叛逆。那么在溝通的時候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面去思考問題。
3、不能用話語刺激孩子
12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比較敏感、沖動,自尊心也特別強。如果家長總是批評指責孩子,或者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作對比,孩子就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對家長產生更為強烈的反抗情緒。
4、傳遞信任
孩子是需要獲得信任的,如果你整天質疑孩子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作業有沒有做完,功課復習完了沒有,孩子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其實孩子是有責任心、自尊心的,當父母傳遞出信任和鼓勵的時候,孩子會愿意更加主動的做好自己。
5、管教不能太嚴
回想自己小時候,父母管的過于嚴厲,是不是一種想離開的想法家長在這個時候的教育就一定要寬松,千萬不能過分教育以免孩子對你產生抵觸心理。如果叛逆期的孩子有了這種抵觸心理,那么就更難教育了。
6、給予孩子一定的關心
這里的關心和上面的管教是兩個方面,多關心孩子并不等于管教過嚴。一部分孩子叛逆是因為平時缺少家長的關愛。往往他們通過叛逆的種種行為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所以家長們平時生活中一定多關心孩子。
7、平等、尊重
孩子同樣有自己的自尊,希望獲得重視、認可,需要獲得平等溝通的地位和機會,作為父母,如果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自己的孩子頤指氣使的下命令,指手畫腳,孩子必然會反感、抵觸,所以,降低自己的身段,尊重孩子的人格,用和善、商量的語氣進行平等的溝通,是獲得孩子認可的重要前提。
8、換位思考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告訴孩子為什么這么要求的原因,孩子難以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苦衷,這種時候,父母應該將自己的想法、原因跟孩子進行分享,讓孩子理解自己的看法和心情,獲得孩子的共鳴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