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孩子大多都上初三了,此時出現不聽話的現象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了,他們需要通過一些行為發泄出來,一方面是因為自我意識增強,他們對家長的命令與干涉表示反感,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選取對應的方式去解決。
15歲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
1、換位思考,理解孩子。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應該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行為。孩子經常表現頑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所期望的活動沒有滿足他們的期望,或者他們感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家長可以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通過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行為,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
2、溝通是關鍵。
與孩子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家長也要及時告訴孩子他們的想法是否正確。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給予鼓勵和贊美,讓孩子自信處事。
3、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自己的孩子,必須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你越讓孩子做什么,他就會偏不這樣做,非得和你唱反調,不聽話,所以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公共場所大聲訓斥孩子,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4、讓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觸。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他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這時候做父母的如果真的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就千萬不要強行讓他改正。讓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觸,讓他了解一下其他同齡人的想法,能讓孩子從別人的行為中去考慮自己做的到底對不對。
5、父母要關注孩子是否有很大的壓力。
初三的學習壓力相對初一跟初二來講確實大了不少。有的孩子自我調控能力和疏導能力不太強的情況下,家長就應該及時地去幫助孩子梳理情緒。多關注孩子的成績浮動,作業完成質量,用一種交流詢問的口吻和孩子對話,這樣才能減少孩子叛逆的行為。
6、多讓你的孩子吃虧。
如果在某件事情上,你的孩子執意要這樣做,并且他的做法是錯誤的,那么你一定要好好勸說他。如果他還是要做,那么你就不要制止了,吃虧往往是人生的寶貴經驗來源,多吃虧更加容易成長。
7、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