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懂事,乖巧可愛,但有時候孩子卻不聽話,甚至還會做出不良的行為舉止,尤其是15歲已經上初三的孩子,那不聽話起來更是難以管教。初三的孩子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家長在教育這個階段的孩子時一定要把握好方式。
15歲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辦?
1、換位思考。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期走過來的,面對孩子們做出的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找出問題的癥結。
2、家長要傾聽孩子的心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意識,生理上和心理上并存。而且自尊心特別的強,做什么事情都喜歡爭強好勝,不喜歡被家長和老師管束。家長就要有包容的態度,這是青少年成長中的一個轉折點。家長要多和孩子在一起溝通,讓孩子主動傾訴他的心聲,說出內心的想法。
3、多參與孩子的活動。
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打球、游泳、爬山等。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價值,用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
4、以柔克剛。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孩子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對孩子太苛刻。不能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嚴厲批評,做了好事我們卻無動于衷,適當鼓勵表揚孩子,讓他找到認同感和成就感,在了解到什么事情是對的后,他就會主動去做對的事情。
5、建立第三方指導。
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但不一定做唯一的引導資源,給孩子一位合適的引領者可以是長輩也可以是有智慧的人,在他遇到迷茫時不愿意向父母傾訴也可以從第三方那里得到幫助。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15歲孩子不聽話的表現有哪些?
1、情緒起伏不定,脾氣暴躁。
15歲的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希望擺脫成人的監控,所以就會經常和家長鬧情緒,發脾氣,喜歡用壞情緒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并以此來和家長抗衡。
2、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
孩子的審美跟大人們會有很大的區別,標新立異的服裝打扮對于年輕人來說是很普通的,但是在大人的眼里,就顯得非常的另類,但是著另類的打扮卻可以讓他們感覺到在同輩中非常有面子。
3、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
在一些青少年當中,尤其是男生,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上級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