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4歲的小明(化名)是一個學習優異的孩子,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就會把小明專門提出來表揚,其他家長都會把小明定義為“別人家的孩子”,過一段時間,小明突然之間非常的叛逆,吵鬧著不想上學,甚至之后輟學了。小明的老師就對其做了家訪,小明的家長也很無奈就說不知道什么原因,無緣無故的,家里人從來沒有逼迫他學習,都是他主動要學的。顯然對于小明的突然改變也讓小明的父母感覺到莫名其妙的。之后才了解到,原來小明的父母每次吵架都會在家里提到誰掙得錢多,誰對家里奉獻的多等等。這讓小明產生了無形的壓力,就會有一種爸爸媽媽吵架都是因為我的情緒里開始自怨自艾,慢慢的這個情緒在心里無限的擴大最終爆發,造成了現在的叛逆情況。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家長在家的所有的情緒波動和玩笑話都會在孩子面前無限放大,影響著孩子。
14歲孩子厭學叛逆怎么管教?
第一點,輟學的原因。與其強迫你的孩子去上學,不如問問他為什么討厭上學。小明,這個問題中的男孩,并不是對學習不喜歡,他是在對他父母的無意中爭吵產生了自怨自艾的情緒之后轉變成“如果我不上學,是不是爸爸媽媽就不會吵架了”。家長應該與孩子進行長時間的平等的交談,讓孩子明白父母爭吵不是因為他,爸爸媽媽都是非常愛你的。
第二點,家長的耐心。不要對你的孩子不耐煩。當你的孩子和你分享他故事或心情時,盡量有耐心,至少聽要說什么。別把孩子當傻瓜玩。他們可能還不夠成熟,但最基本的人類情感已經完全實現了。
第三點,家長在家庭中不要無故爭吵。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生活中所有的負面情緒都發泄到孩子身上,也不應該假定自己的孩子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去感受積極、美好的事物,讓孩子的人生視野多一點,讓孩子的在家庭中體會到溫暖。
有時候,家長無意中說的一句話可能都會影響著孩子,所以說家長不要總是認為孩子不想學習就是因為叛逆,不想聽話。找一找自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