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孩子是真的愛上學的,大部分孩子都會認為上學是任務,是必須要完成的,所以只能這樣堅持下去,但有些孩子就比較叛逆,自己不愛上學那就不上,尤其是到了初中階段,這樣的孩子會有很多,這個時候,家長的教導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初中生不愛上學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1、有效的溝通
如果沒有得到父母有效的溝通,孩子會一個人越來越煩悶,所以保持和孩子溝通交流很重要。跟他聊些輕松的話題,轉移注意力,聊他喜歡什么,他愿意跟你愉快聊天后,在慢慢開導。有時間帶著孩子出去走一走,放松放松,告訴孩子,不管他做什么樣的選擇,他都是你的孩子,也不管他能不能考上高中,但你們依然愛他。
2、帶孩子出門看看世界
領孩子看看人生,地鐵,火車站,工地,那些工人白天曬死,冬天凍死,多么辛苦,學習努力會有好的發展,你說學習多重要,你是聰明孩子,媽媽幫不了你,這是你人身的起點,努力了你不后悔,努力吧孩子。
3、讓孩子體驗生活
讓他到工地上去做事,做到他要中暑那種狀態,讓他體驗社會的殘酷,讓他知道他在社會上有多么的渺小,這樣他可能會覺得讀書還是要好一點,就會回去上學。等孩子心情平穩了,解決問題的源頭。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4、家長還需要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或取悅他人,而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同時,家長也要教育孩子尊重師長、關心同學、樂于助人的品質。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5、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氛圍
孩子不愛學習,跟從小沒有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有關系,如果孩子回到了家,晚上要學習時,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沒有心情學習,也會出現厭學的情況。家庭教育太重要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很早就會注定,如果孩子放學回到家,家是溫馨的,父母不是在玩游戲,而是都在看書學習,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督促,自然而然也會好好學習的。
6、引導孩子樹立起人生的奮斗目標
從大的目標著手,引導他們制定個人短期的學習目標。家長應告訴孩子,理想是高于現實的東西,美好的理想轉化為現實,需要經過努力,經過奮斗。如果說奮斗是達到理想天國的階梯,那么一個個短期目標則是奮斗的一塊塊基石,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初中生不愛上學的原因:
1、社會競爭壓力大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初中生也面臨著比較大的競爭壓力,他們覺得自己必須要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才能贏得未來的競爭,這種極大的壓力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使他們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2、學習方式單一
初中階段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老師給學生講解的教材大都是死記硬背,讓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無法得到真正的學習樂趣,也無法激發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3、家庭環境不良
一些家庭環境不良的學生,家庭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父母缺乏給孩子的關愛,讓孩子感到孤獨無助,這種情況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導致厭學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