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正處于人生中的第三個叛逆期,不愿意上學是很多叛逆期孩子都會有的表現,家長不用過于擔心,跟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多傾聽他們的想法,找到他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后對癥解決就好。
初中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注意觀察。
首先要注意觀察初中生不肯去上學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孩子不肯去上學。其次要觀察孩子近段時間的心理波動以及情緒狀況,發現一些細微末節和誘發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本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深層次剖析不愿上學的原因,然后逐步改變孩子不愿上學的心態,進而愛上上學。
2、制定合理的目標。
結合孩子的現狀,制定稍微高一點的目標。比如孩子時常考50分,那么鼓勵孩子下一次爭取考到60分。當孩子達到目標后,爸媽應該毫不吝嗇地表揚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才能得到這個好的成果。切忌設定太高的目標,反而讓孩子感到吃力。
3、培養興趣。
有句話說得好,“有興趣,才有動力”。大部分孩子厭學的原因就是因為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因此,家長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逐漸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可以帶孩子多去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文化場所,讓他們了解到更多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4、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動機。
為爸爸媽媽學習,為自己學習,都不能真正長遠地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而要通過形象生動的講述,讓孩子從小樹立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的強烈愿望,同時也為自己美好的前途打基礎,兩者結合,聯系實際,少講空洞的大道理,才能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還要培養孩子一絲不茍,頑強刻苦的學習精神。
5、給孩子講清楚嚴重后果。
告訴孩子,中考改變你的命運和前程,直接決定著你還有沒有希望上高中考大學,而且中考只給你一次機會,也就是說初中三年,無論你學的怎么樣,都必須參加中考,一旦中考失敗,不允許留級,不允許復讀,所以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真到了中考落榜的那一步你又該何去何從。
6、降低期望,減小壓力。
家長應該逐漸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地要求他們。這樣能夠減輕孩子的壓力和焦慮情緒,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教育和引導。
7、帶孩子去貧困山區體驗艱苦的環境。
現在的孩子上學都是車接車送,很難想象世界上竟然還要小朋友上學要翻山越嶺的走上十幾里地,花上一兩個小時。在一些偏遠的貧困山區,這樣的一個現狀就是真實存在的事實。如果孩子覺得上學太辛苦,可以讓他到這種地方看看。跟著他們走一走山路。體會到這群孩子對于知識的渴望,親身感受到差距,才會喚醒孩子內心徹底的進取心。
初中不愿意上學有哪些原因?
一、學校教育過于機械化。
有些學校可能過分關注學生成績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和興趣愛好。許多學生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中開始感到厭煩,從而導致厭學情緒的出現。時間一長,就會出現不想去上學的想法。
二、學習內容對學生來說太難。
學習內容對學生來說太難,也是初中生不愿意上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于那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難以理解的課程和復雜的知識,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厭學和自卑的情緒。
三、社會環境外部吸引力大于學校的吸引力。
他們容易被一些學校外部的新奇的東西吸引走,很多中學生家長頭疼孩子上網吧和孩子玩手機,因為這些外界誘惑很容易奪走了孩子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