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齡上來看,14歲孩子一般在初一、初二,正處于青春期叛逆高峰期,處于一種半獨立、半成熟、半依賴的狀態,主要是對父母、老師的理論或說法不認可,對著干。有的孩子對父母的話厭煩,甚至離家出走。有的孩子叛逆,在同學之間經常吵架、打人,甚至自殘。
14歲的孩子叛逆的種種表現
1、很獨立,做事說話像大人,但實際上他不懂自己在干什么。
2、脾氣態度變化大,很容易沖動,高興了怎么都行,生氣了全世界對不起了他。
3、厭學,愛逃課不按時完成作業。
4、對父母撒謊,你越是讓他干啥,他越是不干。
5、不懂得自律,結交“壞孩子”。
6、很容易走極端,因為心智不成熟,又處于波動期特別容易思想偏頗。
7、喜歡獨處,不與家長交流。
8、不讓家長進入他的房間,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
9、不希望家長說他,注意他,覺得你管的太多,很反感。
10、好奇、好勝、片面的虛榮心理。
11、對愛情比較盲目,只要喜歡就什么都管,對喜歡的事就投入興趣
12、認為自己可以做好一切,不想讓家長多管,你越是管他越是故意做不好,有時候還要挾家長。
面對14歲的孩子叛逆應該如何引導?
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14歲現象",而所謂的"14歲現象"指的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他們逆反心理開始凸顯,這個時候的孩子很注重自我意識,而且往往大人越不讓做的事情,他們就缺偏要"對著干"。除此以外,他們還會出現強烈的報復心,喜歡尋求刺激,而且開始不愿意和家長進行溝通。
這時候,父母首先要穩定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和孩子進行正面的沖突。在負面情緒下說出的話、做出的行為很容易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當父母的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時,要先回避孩子,等到情緒穩定下來后,再去和孩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