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難以約束和管教,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尤其進入青春叛逆期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識越發獨立,曾經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合。對叛逆期孩子既要給予尊重,敢于放手,又要嘗試用體貼、包容、講道理等方式方法去引導教育孩子,使孩子獲得健康成長。
14歲的女孩叛逆的表現如何教育?
1、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換位思考是交流的前提。雖然父母已經是成人,但是那個階段誰都經歷過。指手畫腳的教育方式,只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叛逆不服管教,和孩子之間有很多問題無法溝通,所以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孩子才能有所改變。
2、平等溝通
溝通的話術很重要,不能再把孩子當成“孩子”,隨意說話。溝通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肯定、多鼓勵、多理解,如果上來就批評,孩子跟你的話會越來越少,就談不上有效溝通了。
3、尊重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性格是比較暴躁,他們做的一些事情是家長不可以接受的,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接納孩子,有耐心的了解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什么?這個時候切記不能勸孩子罵孩子。即便你認為他的做法非常的不準確。
4、多鼓勵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而且叛逆的孩子自尊心會更強。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多鼓勵,而不是嚴厲的訓斥。適當的鼓勵能夠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價值,這能夠緩解孩子叛逆的情緒。
5、傾聽孩子聲音
父母先冷靜下來,反思自己,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父母的心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自己也已經釋放掉了負面的情緒。
6、不要諷刺挖苦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沖動,做事欠考慮,不聽勸阻固執任性,因此他們容易犯錯。家長如果此時得理不饒人,對孩子極力諷刺與挖苦,想以此來告訴孩子“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道理,那么容易讓孩子產生更激烈的逆反心理。
14歲的女孩叛逆的表現:
1、對父母的叮囑感到厭煩
青春期的女孩子可能情緒起伏不定,所以就會厭煩家長的叮囑,會覺得父母管的太多,自己失去了獨立的空間,如果同一件事情,父母說了三遍以上,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
2、情緒起伏不定
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希望擺脫成人的監控,所以就會經常和家長鬧情緒,發脾氣,喜歡用壞情緒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并以此來和家長抗衡。
14歲的女孩叛逆的原因:
1、家長批評孩子
批評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想法、體驗、感受、價值觀,都是持否定態度的。孩子常常會把這些批評,當作是對他的貶損。一個經常被批評,感受不到愛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叛逆。
2、家長總是說教
很多父母很喜歡說教,總是不厭其煩的告訴孩子,你要怎么怎么樣。這種當眾指揮和控制,只會更一步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