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不是不和父母溝通,而是沒辦法和父母溝通,要不是因為家長太忙了,沒時間溝通,要不就是家長太專制了,剝奪了孩子表達的權利。所以,作為家長,想要孩子和自己溝通,就要留給孩子時間,給孩子創造機會,更重要的是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愿意表達。
12歲孩子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1、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說話環境。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適,愿意與你交流,這樣孩子就會更愿意開口說話。尊重孩子的個性。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都不同,有的孩子喜歡說話,有的孩子則比較內向。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不要強迫孩子說話,而是要在自然的環境中給孩子創造說話的機會和氛圍。
2、多和孩子交流。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鼓勵孩子說話,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在對話中,可以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
3、讀故事書或唱歌。孩子喜歡聽故事和歌曲,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說話機會。家長可以主動給孩子讀故事書或唱歌,讓孩子跟著說或唱。
4、經常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有自信心,12歲的孩子正處于學習階段,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要經常帶孩子出去看看,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接觸各種人群,讓孩子不是因為膽小不敢說話,培養孩子的交流能力。
5、試著跟孩子做朋友。適當的帶著孩子出去玩一玩遛一遛,然后讓他多接觸外界的環境,盡量的給孩子創造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也可以盡量地鼓勵孩子讓他多說話多交流慢慢的就會好起來了。
6、向孩子傳遞支持的信號。當孩子向父母陳述所承受的情緒壓力時,為人父母者一定要適當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并向孩子傳遞支持的信號。父母良好的情緒和支持的態度,都能溫暖到孩子,給予孩子面對未來挑戰的勇氣,當然,孩子也愿意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心聲。
12歲孩子不和父母溝通的原因:
1、父母過于專橫
有些父母在外面是領導到了家里也是領導。習慣了用命令的語氣去和孩子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強硬的灌輸給孩子,根本不理會孩子的感受。這種強勢和專橫,使孩子倍感壓力,也會變得叛逆。所以跟父母也沒有什么可說的,反正說了自己也不算,父母也不聽,還不如不說。
2、聽得太多了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可能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了,生活中父母是時時刻刻都在說。從早上一睜眼睛就要面對父母不停地嘮叨。每天都是這樣的去和父母相處,哪怕孩子的脾氣再好,父母說得再好聽,也不能使孩子聽得進去。先不說孩子能聽進去多少啊,人的最佳聽講時間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一味的嘮叨不是最佳的溝通方式。
3、父母失信于孩子
語言可以傷害孩子,行為同樣也可以影響孩子對你的態度。一些父母總是過于敷衍孩子。在孩子表達的時候用嗯啊敷衍。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用隨意的承諾敷衍。做出了承諾卻不去兌現,在孩子想表達的時候卻不去聽。時間長了,家長就會失去威信,孩子也不會再信任孩子也就什么都不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