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睡覺,這也是孩子進入叛逆期的重要表現,這時候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這個叛逆期不僅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了影響,還對孩子的身體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影響。家長如果不及時解決及時引導的話,對孩子的影響會越來越嚴重的。
初中生叛逆晚上不睡覺怎么辦
1、父母先要做到不熬夜
有些家長喜歡熬夜看電視,甚至叫上幾個朋友在家里打撲克,因此,孩子也會跟著熬夜。室內聲音過于嘈雜,光線太亮,都會影響到孩子無法靜下來,難以進入睡眠狀態。因此,要想讓孩子按時睡覺,作為家長,我們首先不能熬夜,這樣孩子才會按時休息。
2、與孩子保持平等的關系
有些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較深,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該聽父母的,他們常常以自己為長輩而自居,習慣于對孩子居高臨下,喜歡對孩子發號施令,要求孩子對自己惟命是從,孩子稍有些不順從,孩子稍有些異議,便采取高壓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但是這些家長忘了,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他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當他認為自己是對的時候他會堅持己見,當他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家長公平待遇的時候他會逆反。
3、白天鼓勵孩子多運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運動量越來越少,這也是導致孩子睡不著的重要原因。家長白天應減少自己無聊就看手機的時間,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如慢跑、游泳、爬山等,讓孩子主動親近大自然,強身健體,這也能幫助孩子迅速入睡。
4、在睡覺前不要看電子屏幕
因為只要是看手機、電腦或者其他電子設備,如果能看至少超過一個小時的,大腦內的褪黑素就會減少百分之二十以上。褪黑素是幫我們調節睡眠的,有助于我們進入睡眠狀態。如果說盯著手機看,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當褪黑素不斷減少,就很很容易失眠。
5、給予孩子更多、更高質量的愛與陪伴
對于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家長有時間就盡量帶著孩子做一些孩子感興趣、有意義的事情,如一起打球、去博物館、旅游,開闊其視野,試著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減弱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感。
6、關心但不強制干涉
孩子有時候會比較沖動,內心有一種“成人感”,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但他們的現實能力水平并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很多家長作為客觀者會擔心孩子因此而受傷或遭遇挫折,而以體罰、威脅等等方式去干涉或控制孩子的行為,這往往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所以切忌使用暴力體罰的方式干預孩子的行為。
7、和孩子協商制定規則
用堅定而和善的態度,和孩子協商約定手機的使用時長,有時候孩子不愿意,可以對孩子讓讓步,但是只要定下來就要想辦法,讓孩子遵守,在一定時間內逐步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循序漸進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網絡。
初中生叛逆的心理特征
1、易沖動
孩子的情緒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遇到事情時不穩定,一言不合就容易發脾氣,吵架斗嘴最常見,打架也時有發生,不過這些都算不上違背原則性問題,可以淡化處理,如果特別強加斥責,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2、叛逆心理突出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易怒、任性,喜怒無常,一言不合就著火,這個時候,父母越是禁止,孩子們越有興趣去做。
3、反抗的遷怒
初中生反抗行為的遷怒是指,當某個人的某一方面言行引起了他們的反感時,就傾向于將這種反感及排斥遷移到這一個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將這個人全部否定。
4、冷淡相對
初中生的另一種反抗不表現在外顯的行為上,只存在于內隱的意識中。這種情況常出現于性格內向的初中生身上。他們不直接頂撞予以反抗的對象,而采取一種漠不關心、冷淡相對的態度,對對方的意見置若罔聞。這種反抗態度和情緒不易隨具體情境的變化而轉移,具有固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