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的孩子通常倔強而敏感,而這無疑也增加了父母教育的難度。有不少父母感慨,自從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就變得特別叛逆,對于大人的話也常當成耳邊風,甚至常常發生“親子大戰”,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差,更不要說教育了,這種情況我們家長該怎么辦呢?
初中的孩子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就是父母眼中都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是誰誰家的孩子。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2、換位思考
我們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那一代人沒有現在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3、允許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小孩子眼里父母是超人,我們要做好超人的形象,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4、防止出現兩個極端
一是過度縱容,二是一味壓制,兩者都不會有好的教育結果。因此,教育孩子,家長必須堅守基本的道德原則,以此來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離正確的人生軌跡。
5、鼓勵學生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脫離低級趣味、培養高雅情操。同時培養競爭意識和堅定意志,學會與人交往,體會成功和挫折,培養心理承受能力,從挫折和困難中逐步成長,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6、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有利于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他的一點點進步,肯定他,堅持鼓勵他,耐心引導他,平和看待他,并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
7、身教重于言教
所謂教育孩子,實際上是教孩子怎樣生活、怎樣做人。每個作家長的人都應該明白,當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如何時,應該注意到我們自己是否正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觀色,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習生活。如果孩子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學習提高、忙于勞作,孩子也會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