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上初中了不自覺學怎么辦,采取相應的家庭教育方法的話,才能正確的指導孩子成長,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看看孩子是否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幫助他走出困境,他就會愛上學習。
初中的孩子不自覺該怎么教育?
1、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
家長要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要跟孩子談一談人生的意義是什么。父母要讓孩子懂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生活中的任何事都要學會靠自己。孩子都是有夢想的,這個目標就是孩子前進的動力。
2、給孩子營造獨立學習的環境
現在的家庭條件一般都不錯,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房間,這對孩子的獨立學習、培養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是有利的。孩子學習確實需要一個安靜的、相對獨立的環境。
3、聯系孩子的思想和實際
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系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家長們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激發其勤奮學習,更要通過學習目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
4、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
初中階段是一個青春期的階段,孩子會面臨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在這個時期,家長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理解,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安全。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給予他們適當的自由空間。
5、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夠自覺學習,而是自身學習力不足。孩子自我學習能力不足,一碰上學習有關的事情,就會打從內心產生抗拒,更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
所以,想要孩子自主學習,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關鍵。即便是假期,每天也要要求孩子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寫家庭作業或者做相關的練習。
初中的孩子不自覺的原因:
1、家長的過分溺愛
孩子自覺性差,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的過分溺愛,家長對于孩子的關愛,干涉到孩子的生活細節和方方面面,沒有給孩子留下私人空間和時間,這就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自覺性變得很差,他們只想著依賴父母來完成某件事情,卻疏忽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2、沒有讓孩子做過決策
如果孩子認為學習,是為了讓家長開心,那么他們就無法獲得知識,只是在被動的學習;如果孩子認為生活,就是成為父母所期待的樣子,那么他們只會按部就班的執行,喪失了自覺性。
初中的孩子不自覺的表現:
一、對學習缺乏興趣,反感學習,總是想方設法地逃避學習。這類孩子厭學,在課堂上,他們聽講不認真,平時厭倦做作業,簡直把學習當作累贅。
二、把學習當作應付任務。這類孩子一般是迫于老師和家長的壓力,才進行學習。可是上課時,他們極易走神,小動作不斷;做作業時,他們往往投機取巧,拖拖拉拉,能混則混,應付交差,能少做一題,決不多做半題。
三、學習不得法,畏難情緒嚴重。這類孩子還算聽從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在課堂聽講和作業完成方面,態度比較認真,但他們的學習方法比較死板,做不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于學習中的難題,他們往往想法子繞開,不會主動去弄清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