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厭學這是社會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嚴重問題。絕非一個別現象。表現在孩子身上,根子在家長身上,社會上一些不良影響是外圍條件。那么,初中生厭學怎樣引導?
初中生厭學怎樣引導?
第一,控制自己的情緒。
親戚家面對孩子厭學貪玩,非打即罵,手機也摔了幾個,不但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孩子反而更叛逆了。
許多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面對打罵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故意與父母唱反調,久而久之,家庭成員會長期處于壓抑的環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非常不利。所以,想要讓孩子改變,家長們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二,學會閉嘴。
停止對孩子一切負面的評論,無論他說什么做什么,都要管住自己的嘴。
我剛開始跟親戚家的孩子聊到未來時,他是抵觸的,他說我就是不想學習,就是想去放羊。聽到這句話我還是很生氣的,但是嘴上卻說“你自己要想好,想好了我就可以通知你父母去落實”。他稍顯不忿,但沒說話。
其實孩子那么說就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更像是表達對父母的不滿,而我用這樣的一句話讓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不贊同不批評也不反駁他,讓他自己沉淀。如果你批評他反駁他,他就會跟你犟。家長們要明白:我們的目的是引導孩子改變,而不是與孩子爭論對錯。
第三,幫孩子做減法。
可以嘗試停掉所有的培訓機構的課外班,只學課本上的知識,并且只讓他做自己會做的題,不會做的中等難度的題可以查資料,可以問老師,難題直接放棄。這樣可以提高他做題的效率,慢慢地讓他在學習上有成就感,慢慢地建立自己的自信,信心是一切問題的根本。
第四,為孩子設置非常容易完成的小目標。
比如說希望他這次考試能比上次進步了一名,一旦他實現了,就給他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讓他體會到一個目標達成的成就感,這是鼓勵他繼續進步的動力,就好像我們在工作中得到了公司的嘉獎,我們也會自豪且更有動力,因為這符合了人性的被尊重與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第五,管控手機。
千萬不能一刀切,但要定時定次定量,這個過程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可以和孩子提前約定好方案,并且簽了字。即便簽定了方案,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很快就反悔了,做了幾道題就找各種理由想玩一會兒手機,為了玩手機,他又是撒嬌又是威脅,無論他怎么鬧,家長都要說不行,他的抵觸情緒非常大,嘴里嘮嘮叨叨,做題也是亂寫一通,家長們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堅決不能妥協,否則很容易前功盡棄。
孩子厭學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只要我們找到問題根源,采用合理手段,孩子會逐步回到正軌。作為家長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擺正心態,逐步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