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心理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消極情緒體驗和自我認識存在偏差而產生的。而初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部分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都難免會出現一些異常,而這正是厭學心理產生的導火索。
初中生怎樣克服厭學心理?
1、父母要理性幫助孩子設立學習目標:父母要隨時監測孩子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設立科學的學習目標。當孩子考試失常時,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挖掘并分析導致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
2、培養孩子抗壓能力: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于輕言放棄學習。
3、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家庭安全感能使孩子產生愉快體驗,對學習自然也充滿信心。
4、家長抽空多陪陪孩子:孩子之所以有厭學心理,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壓力過大,初中階段學習功課非常繁重,很多學生都有焦慮的情緒,家長在空閑時間多陪陪孩子,兩個人多談談心,這樣可以讓孩子的壓力釋放出來,在平常和孩子一起多出去走一走玩一玩,這樣能減少學習壓力,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變得更加努力的去學習。
初中生厭學心理的危害:
1、導致孩子網絡成癮
孩子一旦有了厭學心情,便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感覺。不想做作業,也不愿意待在教室里面聽課。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刻,他們便會到網吧去尋覓影響。在網絡世界能夠自由自在的發揮,也沒有人管束,孩子們很簡單沉浸其中。漸漸的,這些厭學的孩子便會染上網癮而無法自拔。
2、簡單誘發早戀
青春期的孩子假如有厭學的心情,就簡單把心思放在其它方面,比如早戀呀。要知道孩子們心智都不成熟,早戀很簡單遭到傷害,這樣會讓家長非常擔心。
3、導致孩子誤入歧途
孩子一旦有了厭學心情,便會逃課、輟學等。長時刻在外面混,或是經常出入網吧,很簡單結交一些不良社會青年。在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和不良朋友的蠱惑下,很簡單誤入歧途,然后走上違法犯罪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