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叛逆期階段,學習固然很重要,但是學習之外的教育也很重要,這種情況建議家長要合理教導可以和孩子好好談談,手機也可以玩但是要適當調整好玩的時間,切莫入迷,也不可以強執行不讓玩,那會激發他的叛逆心理!
初中生叛逆期沉迷手機不上學家長怎么辦?
1、幫助孩子明確手機的定位。
如果孩子一直用手機玩游戲、刷視頻、聽音樂,就會產生心理依賴,認為手機的功能就是娛樂。這個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學習一些手機的其他應用,改變孩子對手機的單一認識,讓他意識到手機除了娛樂還有其它更有意義的用途。
可以針對孩子的特點和興趣,為孩子選擇一些學習軟件,有目標有選擇地引導孩子利用手機學習,既獲得了知識,又拓展了興趣。
2、找到替代品。
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尋找能替代手機游戲的事物,讓孩子在物化方面尋找到在手機游戲里面體驗和感受到的滿足感。如體育運動替代暴力類的手機游戲,找到能量的輸出口;如器樂類替代部分非暴力類手機游戲,陶冶孩子情操,在新領域找到突破口等等。
3、多陪伴孩子。
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之所以會沉迷手機,是因為太過孤獨、寂寞。獨生子女缺乏玩伴,平常家長又忽視對他的關愛和陪伴,他才選擇用手機來打發時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長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玩親子游戲、多聊天溝通,明白孩子的需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4、放低家長姿態,與孩子進行溝通。
青少年的內心往往有種“成人感”,他們渴望自己的想法、行為、態度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如果家長還是把他們當成小孩子去對待,他們自然會用不成熟的方式來回應、反抗家長。
對此,家長可以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與孩子進行溝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明確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然后耐心引導孩子明確手機上癮的不良影響。
5、規定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
手機作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限制孩子使用,但是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控制好時間。平時可以與孩子一起協商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可以承擔家務作為責罰手段。
只要一直保持這種規則,孩子就會逐漸習慣的,這對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處的,畢竟孩子都沒什么自制力,還是需要父母通過在生活中幫孩子遵守規則。
6、家長要以身作則。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但自己卻不能以身作則。育兒先育己,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們要嚴于律己,嚴格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尤其是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要盡量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做到專心陪伴。
在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機的時候,自己也要首先做到,給孩子樹立榜樣。如果不希望孩子在手機上投入太多精力,家長就要減少手機和電腦的娛樂和游戲時間。
7、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家庭環境對于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家庭中,父母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想讓孩子愛上學習,父母必須起到表率作用,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引導孩子。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應該放下手機,拿起書坐在孩子的身邊,和孩子一起學習。
這樣的一個行為遠比千萬句嘮叨更有用,因為當孩子發現父母在進入社會之后依然還會學習,自然也就能了解學習的重要性,把學習當作終身所追求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