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對孩子而言是一個新起點,是初中生活真正啟程的階段,學習難度也是從這個時間點迅速增高。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因為孩子可能是無法跟上初一的課程導致厭學。如果是這種情況導致厭學,那就既需要老師多關照,也需要家長幫助孩子補補課。
初一孩子不去讀書怎么辦?
1、培養學習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從現在做起。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原則是可以指導,但決不包辦代替,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確立責任感和獨立性。
2、激發學習興趣
家長也不要過分的增加孩子的課業負擔。要孩子合理利用時間和大腦,不搞疲勞戰術。厭學的孩子身上再添負擔,無異是種惡性循環。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減輕學習壓力,并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
3、克服具體困難
孩子逃學、厭學都有一些具體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是因為學習基礎太差,怎樣用功學習也趕不上去,干脆不想學了;對于這類學習基礎差的孩子,要在校內和家里抓緊“補課”,盡快使孩子補齊漏洞。有的孩子受到某一位老師的訓斥,對這位老師有抵觸情緒,因而殃及對這位老師所任課程的態度;這類孩子,可以通過談心的方式,與他進行溝通來解決問題。
4、幫助孩子社交
幫助孩子與老師、同學建立和諧的關系。培養他與同學進行交往的能力,改進心理上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多讓他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感受老師對他的關愛,從而轉變他對學習的態度。
初一孩子不去讀書的原因:
1、受不良信息影響
不健康的電視、報刊、電子游戲、網吧,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很大的,它會腐蝕中學生的心靈,使孩子喪失學習上的推動力,產生厭學心理和行為。
2、父母教育的問題
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強制或逼迫子女學習,而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比如有些家長,把“嚴”錯誤地理解為“打”加“罵”。學生學習成績不佳,家長不是安慰、關心、引導,而是責罵甚至體罰,使學生的心智發展受到壓抑,進而生出厭學情緒。
3、學校教育的問題
學校只重視升學率,迫使一部分學生在無休止的考試評比中覺得壓力過大,身心負擔過重,身心疲累,不堪負荷,日久便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