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家長都會有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特是孩子到青春期,叛逆期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又怕擔負孩子的成長。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經驗,幫助大家解決這一難題。
15歲的孩子不愛說話怎么辦?
1、轉變教育觀念和方式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需要將教育觀念和方式轉變,要理解孩子現在已經長大了,在交流過程中應該將他們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絕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將他們牢牢釘死,沒完沒了的提出各種要求。
2、接受和鼓勵孩子
孩子的害羞的性格是可以通過后天的教育和鍛煉糾正過來的,父母要正常對待孩子害羞的心理,畢竟每個人都會有害羞的時候。然后選擇一些簡單并帶有一點難度的事情,讓孩子獨立完成,當孩子取得成果的時候,要及時給予鼓勵,逐步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3、家長應該學會傾聽
從現在開始,家長可以耐心蹲下來,靜靜的聽孩子訴說,千萬不要去打斷他們。傾聽,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態度認真,而且不去做其他的事情。當孩子發現,通過溝通分享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時,就會慢慢打消抗拒溝通的心理。
4、與孩子平等溝通
要特別注重建立溝通,特別是平等溝通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不能到了這時候才開始,要從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就注意和他平等的交流。所謂面對面平等的溝通,就是位置是平等的,交流方式是你說一句我說一句,而不是家長一味的訓斥或者是家長喋喋不休,孩子沉默不語。
5、不要否定和打斷
與孩子交流,一定要讓孩子說完話,父母不能僅傾聽孩子說的內容,重要的是聽其問題、聽其態度、聽其困惑,聽孩子如何描述和呈現內容;不要采取習慣性否定的方式,而是要學會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問題,要避免審視的口吻和評判的語調。當出現不同觀點時,要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再去處理事情。
6、不要過于注重學習成績
有些孩子不是不愿意和父母說話,也想跟父母聊天,但都不知道這個天該怎么聊,因為父母張口就是問學習。父母應著眼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對于孩子的努力程度,父母也也要有合理的期待,要看到孩子的需要,滿足孩子那些與學習無關,但可以滋養心靈、給予快樂的“無用”的東西。
7、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
要想讓孩子變得活潑開朗愛說話,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且溫馨的成長環境。光說說不行,夫妻一定要相互信任和恩愛。夫妻恩愛家庭就和睦,生活在和睦的家庭里,人與人的交流就會順暢,溝通順暢心情就好,心情好就有幸福感,孩子同樣也有安全感,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