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考的分流,在初中階段會有一種現象從初一就開始顯現,這便是有一部分孩子逐漸出現厭學現象,到了初二時這種現象達到了峰值。這讓很多家長都不是很理解。但其實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種,只有準確找到原因才可以對癥下藥。
孩子初二不愛學習怎么引導?
1、首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
孩子厭學,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基礎差,對學習失去信心;沉迷于手機或電腦游戲;交了不良朋友,常與朋友出去玩耍,孩子的心變野了;受到欺凌,不敢去學校;厭惡老師或學校的教育方式。以上的一兩種原因或幾種原因都有。等等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
2、與孩子平等談話
與孩子進行一場平等地,開誠布公的,談心式的對話:目的就是打開孩子的心扉,幫忙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然后鼓勵孩子下定決心改正錯誤,定下奮斗(改正)目標。這個談心式的對話,成功與否,是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走向正道的關鍵。
3、制定合理目標
為智力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目標,理解他們為什么不能達到預期。如果孩子的學習動機已經受損,就要嘗試降低要求,力求讓他們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給孩子選擇權
承認他們正處于個性心理發展期,給予青春期孩子充分尊重。在學習與不學習之間,把選擇權給他們自己,不過要告知他們兩種不同選擇的后果分別是什么。要相信,大多數時候,他們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5、親身體會生活之艱辛
可以從做家務開始,然后把整個家庭的生活起居交給她打理。目的是讓她明白,父母要養活這個家不容易。可以先從洗衣做飯開始,帶她去買菜,然后逐漸把整個家庭的生活起居交給她。她做不好或是做不到也沒有關系。但是,讓她要體會到父母養家的不易這個目的一定要達到。總之,想辦法讓她切身體會生活的艱辛,明白努力讀書才是最好的出路。
6、多關注陪伴孩子
不管大家的工作有多忙,希望大家都能積極抽出一定時間陪陪孩子,一起在林間小道上漫步,問問孩子的學習,關心下孩子的生活,在漫步中,聆聽孩子學習的煩惱,在親子關系交流中用心幫孩子解決問題。
7、多對孩子進行鼓勵
如果孩子厭學,很有可能是在學校過得不開心或者學習的壓力比較大,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鼓勵的,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是很好,自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再加上此時沒有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很有可能會出現厭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