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考的分流,在初中階段會有一種現象從初一就開始顯現,這便是有一部分孩子逐漸出現厭學現象,到了初二時這種現象達到了峰值。孩子不愛學習不光是因為周圍的壓力所致,更多的是對學習感到茫然,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沒體會到學習的幸福感,那么自然無法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堅持下去。所以家長不妨從這幾方面著手,徹底解決孩子厭學問題。
孩子初中不學習怎么辦?
1、找出厭學原因
找出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好比是醫生找到了病人的癥狀,剩下的就是對癥下藥了。不過要強調的是,改變孩子厭學的狀況,不能太急,用藥不要過猛,要緩緩為之,慢慢來,防止孩子出現“不適”癥狀,引起反作用。
2、認同孩子的情緒
認同不僅僅是接納,不僅僅是允許孩子有情緒,還讓孩子感覺到情緒有合理性。學習很辛苦,孩子覺得沮喪,不想堅持,是正常的反應,父母要給予理解,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給他一些選擇,比如是不是休息一下、換一下腦筋再繼續?而不是一味地壓制他、批評他。
3、說服孩子改變對待學習的態度
如果初中的孩子不肯學習,家長要跟孩子耐心地溝通,了解孩子不肯學習的原因,并說服孩子改變對待學習的態度。一方面家長要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包括:不肯學習的原因、將來的打算等;另一方面家長要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告訴孩子認真對待初中學習的重要性。
4、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存在什么問題,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大部分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當,所以,家長要引導并督促孩子逐步調整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5、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難題時,家長要引導孩子不要輕易放棄,用學過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仔細分析,哪怕不能求得正確結果,不斷地接近正確答案也是一種進步;當孩子在學習上有一些進步時,家長不僅要對孩子給予充分的肯定,還要與孩子一同分析進步的原因和方法,進而把這種進步繼續保持下去。
6、學習興趣的培養
孩子可以找自己喜歡的故事書開始讀,家長也可以找自己喜歡的東西閱讀,你們兩個還可以去交流溝通,可以去討論孩子他們的做法,討論里面的人為什么去這樣做。這樣不僅和孩子有了深度溝通,而且還讓孩子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分析能力。
7、不要只關注學習
對于家有初中生的家長來說,一定要多掌握一些調節壓力的方法。比如男生可以多出去打打籃球、踢踢足球,女生的話就可以爬爬山、打打羽毛球,將心里的壓力化成汗水排泄出去。都說無憂一身輕,心里的煩惱、擔憂都發泄出去了也就沒有什么大不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