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不想學怎么辦?
1、多和孩子溝通
在平時多和孩子溝通,多安排一些家庭活動,讓孩子勞逸結合,會讓孩子更好投入到學習當中,家長也多和孩子聊聊天,分享或者感受孩子的樂趣。初三是一個關鍵時期,但是靠初三這一段時間一促而就升入理想的高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家長要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太高太低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態。
2、應學會尊重孩子
在我國長幼尊卑的傳統觀念下,許多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領導者,批評者的模樣,對于孩子喜歡的東西要不就是嗤之以鼻,要不就是橫加干涉,絲毫不懂得尊重與平等,只知道一味的讓孩子學習,建議父母在生活中應以對待大人的態度去對待孩子,以同齡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
3、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初三的孩子正是比較叛逆的時候,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總之就是一副與你唱反調的模樣,若此時父母再進行批評與呵斥,他很可能做出離家出走等極端舉動,建議在生活中應多多與孩子交流,了解清楚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
4、不要指責和謾罵孩子
孩子出現了不想上學的現象,可能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著急,但是又輸于不會表達就去指責和謾罵孩子,其實家長越是這樣做越是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的現象,因為初三的孩子處于一個青春期的叛逆階段,很多人都是不懂的,家長也是看見孩子越叛逆就越想去管,但越是管不好。
初三孩子不想學的原因:
1、外界因素的影響
外界環境,對中學生帶來的壓力絲毫不小,來自于同齡人的橫向對比,來自于父母的殷切期待和老師的諄諄叮囑,都會讓他們無所適從。這些壓力無時無刻不存在,幾乎出現在他們生存的每個空間中,不管是回到家中,還是回到學校,總之,無孔不入。
2、壓力過大
進入到初中階段后,學習難度的增加和競爭壓力加大的中考,也會出現各種吃不消的情緒。而這種龐大的壓力,也會讓他們對學習無比抵觸。因為他們沒有更多的信心,可以一直保持優秀的狀態,不管是出于恐懼,還是出于躲避,總之,這些龐大的壓力,才是他們厭學的根源。
3、心理不成熟、壓力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于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