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面臨著升高中的壓力,怎樣在初三這樣培養出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孩子成為“學霸”?首先家長要扳正孩子的學習態度。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可粗暴的對待孩子。
初三學生懶散不想學怎么辦?
1、讓孩子專心做事
當一個人同時面對多種事情時,很容易給初中生帶來壓力感。家長需要讓孩子學會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專心做一件事,以免身心疲憊。
2、轉移消解壓力大的問題
孩子在一件事情上失敗,短期內又無法改變時,可以通過其它活動來彌補不能實現的愿望,或者轉移注意力,讓壓力在其他活動中得到釋放。比如參加文體娛樂活動,使自己獲得愉快的心情,壓力就會逐漸消解。
3、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談心
青春期是孩子早戀的高峰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叛逆,如果強硬地處理,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所以在跟孩子談心的時候,不要用責備的語氣,要以朋友的角度跟孩子談心,告訴孩子懂得保護自己,不要一時沖動,談戀愛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學會保護自己。
4、不要總拿孩子對比
不要總是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十幾歲的少年少女也是要面子的,再者若是總跟別人比是無法真正成長,家長要意識到,孩子的對手只有自己,要比也是和過去的自己比,這樣才能看見成長。
5、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父母總說考試要考第一,但是,“第一”只有一個,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的。因此,父母應該正確認識這樣的結果。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了解他的學習困難,幫助他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學習之外,要多與孩子溝通,孩子考試失敗了,對他說:“你是最棒的!”“你已經盡力了!”幫助孩子重新樹立信心。
6、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意識
父母可以幫孩子列出他們的優勢,讓孩子看到自己曾經所做的,比較有成就感的事情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知道他是可以的。比如,當孩子有了一點成績時,父母要及時給予夸獎,并將這些成績記錄下來。孩子的自信心會在這個過程中增長。
初三學生懶散不想學的原因:
1、家長期望值太高
家長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于子女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目標,致使不少學生“跳起來也摘不到桃子”,甚至“搭起梯子也摘不到桃子”,久而久之,難免不灰心氣餒,產生厭學情緒,甚而逃避或放棄。
2、學業負擔過重
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增加學習任務,以致孩子無法承受,從而對學習感到厭倦。
3、對學習缺乏興趣
做任何事都有一個動機,有動力促使去完成一件事。某件事可以帶來成就感,心理學上叫成就動機。孩子成就動機不足,那孩子就不想學習,因為學習不能給他帶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