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初中生是第一次清楚的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對于沒有經受過什么挫折的孩子來說,在這個時候就很容易退縮,不想上學就是他們退縮的一種表現。這個時候,家長要做好孩子的靠山,讓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有家長在身后,鼓勵他們自己勇敢克服困難,直面人生。
初中生不想學習怎么辦?
1、了解為什么孩子不想學習
我們需要知道為什么孩子不想學習。有可能是因為課程太難,或是老師教學方式與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匹配。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缺乏動力或是對課程不感興趣。了解原因,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2、改變學習方式
如果孩子不想學習是因為教學方式不匹配,我們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找到一些新的學習方法。例如,可以將學習變得更有趣味,通過游戲、實驗等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我們也可以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借助在線課程、教學視頻等,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
3、提高孩子的動力
如果孩子不想學習是因為缺乏動力,我們需要想辦法提高他們的動力。可以嘗試設置獎勵機制,為孩子提供一些小獎勵,用來激勵他們學習。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有趣的課程,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重建孩子自信心
要多陪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父母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以真誠、關懷、寬容、體諒的態度對初中生的處境表示理解;以自己曾經在學習上所遇到過的困難和挫折引發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道出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習上所遇到困難或挫折,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5、設定合理的目標
正確的目標設置,是首先確定你要過什么樣的生活,然后選擇可以實現此目標的工具,這樣生活就不會受到偏見。例如,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個快樂而有貢獻的人,明確最終目標后,家長有必要與孩子討論這個問題,幫助他們闡明目標,幫助他們定位自己,給他們可見的未來,并重新喚醒學習動機。
6、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氛圍
孩子不愛學習,跟從小沒有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有關系,如果孩子回到了家,晚上要學習時,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沒有心情學習,也會出現厭學的情況。家庭教育太重要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很早就會注定,如果孩子放學回到家,家是溫馨的,父母不是在玩游戲,而是都在看書學習,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督促,自然而然也會好好學習的。
初中生不想學習的原因:
1、家庭原因
部分家長忽視自身作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師”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還有的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強制或逼迫子女學習,從而造成孩子厭學的逆反心理,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2、叛逆期來臨
初中生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了,長輩,老師的話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們專門與父母,老師唱反調。如果老師與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對待他們,會加劇這種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的惡化,最終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3、學習動力不足
現在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都還可以,父母給孩子提供了非常周全的照顧,孩子沒有生活的壓力。學生對為什么學習沒有清楚的認識,甚至不知道這樣的學習到底有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