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叛逆離家出走怎么辦?
1、耐心有愛的陪伴孩子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青春叛逆期。不過有的孩子表現的強烈一點,時間久一點,有的孩子表現得輕微一點,隱蔽一點,時間短一點。我們不可能在孩子青春心理期的某個點“咔”,給它畫上一個休止符。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是,耐心、有愛的陪孩子走過那段黑暗的日子。
2、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相當大。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很多孩子因為與父母溝通不暢而離家出走。父母平時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私人空間,不要試圖干預孩子的一切,不要強迫孩子做一些無能為力的事情,對孩子的期望也應該符合孩子的能力,嘮叨和說教會整天讓孩子覺得無聊。
3、增加孩子的知識
父母并不總是把孩子當成溫室里的花。只有讓孩子經歷風雨,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茁壯成長。家長讓孩子適當地經歷一些挫折和磨難,讓孩子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多試錯,多指導孩子,孩子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自然會成長為一個性格健全的人。
4、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很多孩子離家出走并不是父母所期望的,父母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和需求,總是以父母習慣的教育方式管教孩子,讓孩子感到委屈和無助,覺得父母不明白他們的心思。因此,家長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訴求,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學會改變,看到孩子好的一面,而不是指責孩子無能。
初中孩子叛逆離家出走的原因:
1、人際關系緊張
出走的中學生大多因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師生關系緊張及與同學相處不融洽,造成心理上的壓抑,導致棄學離家出走。這時候的中學生,對自己格外關注,也是性格最為敏感的時期,一旦遭遇他人的否定,就會對孩子們造成他們自以為致命、難以承受的打擊,無法面對時,他們就會選擇離家出走。
2、逃避懲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絕不輸在起跑線上”,“處處要高人一等”,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現在的孩子承受了很多這個年紀不應該承受的壓力。再加上很多父母不知道給孩子減壓,孩子在學業上只要有一點退步,就輕則威脅、重則打罵。青春期了,仍是如此,就會出問題。
3、不良家庭環境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經接近成年人,對于周圍環境的感知、敏感度,已經遠大于小時候。再加上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反抗意識,當他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壓抑的環境當中,外向的孩子會選擇抗爭,內向的孩子則會選擇逃避。孩子對家庭生活會心生厭惡,繼而產生離家出走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