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正當青少年,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本應積極向上非常有沖勁的,但是這種勁頭在心理還不成熟的初中生那里,很有可能使錯方向,導致在需要努力學習的時候轉移了興趣,甚至會出現厭學情況。所以,請家長多去引導孩子,做好孩子的方向盤。
初中生厭學是什么原因?
1、沒有學習的動力
學習動機缺失是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有的初中孩子無學習動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通過老師適家長壓來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則是負動機,對學習有認知,但其看法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大用,沒有讀書照樣可以做生意賺大錢。
2、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好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初中孩子在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明明想舉手,但是卻沒有勇氣舉起來,總是比較被動,等待老師看到自己,把自己叫起來才滿意。
這就是明顯的因為不自信而導致的害怕,初中孩子害怕自己的表現被人嘲笑,害怕自己會做不好,所以不敢嘗試不敢面對。久而久之,這樣的擔心和害怕堆積在初中孩子的內心,就不只是簡單的不想上課了,更不想到學校里來。
3、因為逆反心理而厭學
初中的孩子正處在叛逆期,家長越讓孩子去學習,處處管著孩子的發展,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家長讓怎么找,孩子偏偏會反著來。
初中生厭學家長怎么辦?
1、加強與孩子溝通
作為家長,要善于和孩子溝通了解情況,引導孩子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困難,而不是對孩子大呼小叫,不給他們心理支持。當發現有學生有厭學傾向時,要耐心地與孩子溝通談話,了解他們發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發現有厭學傾向時,要及時幫助疏導并糾正孩子厭學的不良行為。同時要注意溝通方式,不要居高臨下、粗暴地對待孩子,要和成績好的同學平等相處。如在課余時間多與他們聊天,一起玩游戲,培養他們對學習興趣,增進親子感情。
2、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對于在學習上沒有自信心的孩子,父母要多反省一下平時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經常拿孩子進行比較,是不是經常性以批評的口氣去對待孩子、打擊孩子,如果是這樣,那么父母除了要改善孩子的教育方式外,還要去找到合適的方法去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人和人的智商是沒有多大區別的,主要是用心的問題,在學習上付出多少,就能看到收獲的,爸媽并不是一定要你學習有多好,只是在該學習的時候多努力一下,將來才會更加輕松。
3、幫助孩子找到學習方法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是能讓孩子輕松并愛上學習的方法,這才是好方法。
4、讓孩子明確學習的重要性
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告訴孩子為什么要學習,不學習會有什么樣的后果,要告訴孩子勇于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不努力一定會被這個社會淘汰等等。當孩子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自然能增強自己的學習興趣,慢慢消除厭學的情緒。
5、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應該巧妙的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好幫助孩子制定一個適合他們的學習計劃表,掌握好孩子的作息時間,指引他們課前應該提前預習,課后怎樣復習,上課期間聽課要注意什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