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到六年級之后,數學成績變得一塌糊涂。想幫孩子,但是感覺幫不上忙。6年級孩子數學學不好怎么辦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6年級孩子數學學不好怎么辦
1、打基礎:在所學基礎上復習以前學習的數學知識,哪怕是一到三年級的數學知識。很多孩子由于九九乘法表沒有學會,導致后來學習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乘法算的很慢,需要思考很久。還有就是進位加法退位加法沒有學好,導致后面的多位數乘法算的很慢。
2、會預習: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課后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后復習時把課堂例題反復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做好課堂筆記。“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對于數理化題目的解法,光靠腦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夠的,一定要經過周密的筆頭計算才能夠發現其中的難點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
3、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上課時有意識的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這樣在上完一節課后,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分析能力。
4、定期整理學習筆記: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如果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后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回憶起來。
6年級孩子數學學不好家長怎么做
很多家長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教授小學數學是沒有太大問題的,這個時候往往急著自己沖到第一線給孩子補習,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這樣做往往并不好。
一方面,家長的方法不見得是好的方法,我就見過很多家長用方程來求解雞兔同籠問題,用方程求解盈虧問題,不是說不能用方程,而是小學數學學習有一個階段性的概念,超越了這個階段,用5年級的方法解3年級的問題,對孩子的理解來說是不適宜的,在教孩子學習時,一定要注意他當前所處的學習階段。
另一方面,家長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自己也輔導自己的孩子,客觀地說,我在輔導自己孩子時,情緒控制要遠遠差于輔導學生,聲音會越講越大,脾氣會越講越急躁,孩子聽著也沒有耐心,往往以爭吵收場。
那家長也不能輔導,還不建議送到輔導班或者一對一輔導,孩子如何學習呢?
實際上,我認為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具體來說,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個是要耐心地和孩子談一次話,不要特別嚴肅,但要很鄭重,也別講那么多大道理,孩子這個階段根本就聽不懂,主要是讓孩子自己講,講出他的想法,家長做好引導就行。
多傾聽孩子的意見,多考慮孩子的想法,看看他在學校都做了什么,都是怎么做的,和孩子平心靜氣地談談。
二是要主動陪孩子寫作業,我估計題主的孩子作業完成的質量不會很高,寫作業的效率應該很低,拖延癥很嚴重,所以,家長應該多陪孩子寫作業,只要做到陪就行了,不需要輔導,要保證孩子寫作業的專注度,遇到不會的題和家長共同探討,而不是一下子就給出答案。
即使這道題家長不會做也不要緊,可以放下來讓孩子帶到學校問老師,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查軟件看答案,因為這樣就會助長孩子走捷徑的思想,久而久之,寫作業就變成了完成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