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并不成熟的階段。渴望得到成人的關注,是他們較強烈的愿望。這個時期但對于大多數學生的父母,他們往往缺少最基本的信心,去觀察、傾聽孩子們所表達的愿望、要求以及自己的觀點,還像往常那樣武斷、不讓孩子說話,使得孩子輕則有意回避與父母的交流,重則還會與父母“對著干”。想要教育好初中的孩子,和孩子取得良好的溝通是很有必要的。
初中生怎么教育溝通?
第一,家長應多與孩子進行感情交流。
孩子在一天天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家長必須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像對待朋友一樣與孩子溝通交流。遇到事情時應當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和想法。當孩子與家長頂嘴時,家長即使再不滿也要保持冷靜,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進行“冷處理”。不能一看到孩子頂嘴就大發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對孩子拳腳相加。同時,批評孩子要把握好分寸,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分清場合,不要當眾尤其是當著孩子同學和朋友的面批評孩子;批評孩子時還要注憊方式方法,不要貶低孩子的人格。
第二,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要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創造情景讓孩子設身處地體會家長或老師的難處,并在這個過程中改善親子或師生的關系。
第三,對孩子一定要倍加關心和尊重。
盡管孩子已經長得很高,可他們的有些行為還是很幼稚。因此,在心理上家長要把孩子當做大人一樣平等對待,在生活上一定要像對待孩子一樣來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并且要給予他們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健康成長。
第四,學會鼓勵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有些可能會比較自卑,所以家長不要揪著孩子的缺點一直說,多關注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優點和潛力。一旦發現孩子有了進步,家長要及時的鼓勵孩子。
第五,給足孩子空間。
從親子關系來說,孩子會希望父母不要粘自己太緊,給自己留一絲空間,以便努力完成一番對自我內心的求索,弄清自我概念和自我身份。
這個過程很重要,有助于他們日后形成堅實自信的自我認知,也能幫他們在未來遇到挫折時,不輕易否定和輕賤自己。所以,父母可以遠遠給予隱性保護,既不要徹底撒手,以免孩子誤入歧途,也不要過分擔心和肆意責罵,以至于孩子更加主動疏離,從而讓父母難以管教。
第六,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長應該做好榜樣,控制自己的情緒,放下私事,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擁有歸屬感,放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