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孩子最常見的心理障礙。厭學癥約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30%,多發(fā)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形成這種心理障礙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沒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目標。他們的學習是被動的,被推著走的。在他們的心里,學習是他們最不愿意做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厭學癥狀的產(chǎn)生,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良體驗和不良情緒日積月累的結果。造成孩子厭學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他們對學習的恐懼感和挫敗感。那么,讀初三的女兒不想去上學怎么辦呢?
讀初三的女兒不想去上學怎么辦:
第一,明確給孩子做出選擇,要么去好好上學讀書,要么外出打工。不要說什么不夠年齡,不能出去打工之類的話,現(xiàn)在很多初中生輟學之后,都有在外打工的例子。只要家長敢于狠下心來,放下顧慮,斷了孩子在家里混日子的后路,你才會有絕對的勇氣對孩子說不?,F(xiàn)在給孩子做出明確的選擇,如果不去學校上學,在家里斷其生活保障,看她最后是選擇乖乖去學校,還是果真出去打工養(yǎng)活自己。
第二,不要再過度滿足孩子的生活需求,像手機之類的東西極容易讓孩子玩物喪志。有些家長從來不會考慮孩子有手機之后,該如何管理。就像這個初三女孩子,她就是拿著手機當親爹親媽,完全無視父母的存在。造成眼前這種局面,不都是家長親手慣出來的毛病嗎?如果你們明事理,想從現(xiàn)在開始讓孩子有所改變,那就從減少對孩子過度保障著手,當孩子看到你們也動真格的,囂張和不服管的氣焰就會自然滅了。
第三,誰給孩子買的手機,誰負責收回,控制好孩子的零花錢,避免其再買。孩子不是手機不離手嗎?那就從手機下手,誰買的誰負責收回,并且明確告訴孩子,既然你現(xiàn)在不去學校了,我們就有權利收回手機。如果你能正常去上學,放學回家和周末或許還能按著約定給你使用。否則,除非靠你自己出去打工掙錢買手機,在此之前我們絕對不會再給你買手機,讓你拿著手機不務正業(yè)。
第四,青春期孩子對父母的冷漠和態(tài)度很差,源于家長過度施愛。以往你們總是看著女兒臉色過日子,孩子有什么需求你就得滿足,這恰導致女兒不知道珍惜你們所給予的一切。寵愛之下,如果家庭教育又缺失,必然會讓孩子冷漠和自私,希望家長能認真反思自己。把前面幾點落實后,重新審視你們對孩子的管教態(tài)度,以及對孩子的管教原則,絕不能再過度縱容孩子了,否則,孩子品質(zhì)差上學還有什么意義,你們得重視培養(yǎng)孩子做人。
第五,即便是孩子不去學校,也是不能整天使用手機的。沒有付出就沒有權利獲得,這是必須讓孩子明白的道理。家長需要包容而堅定,孩子不去學??梢裕且欢ㄒ才攀虑榻o她做,而且不能是太隨便的事情。如果孩子一直躲在手機中不出來,那么想改變是太難太難了。
第六,找一個孩子信任的人來跟孩子談談也是不錯的方式。一般孩子本能地排斥父母的教導的時候,你自己跟她談可能效果不大,但是有一個局外人來談,孩子就更容易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