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在學生任何學習階段都會出現的一種狀態,只不過有的學生情況比較輕,而有的學生厭學的程度則到了不想上學的地步,當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事物,家長往往都感到不知所措,有的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會打罵孩子。其實在孩子剛出現不想上學的念頭時,是比較好引導的,只要家長及時的正確的去引導孩子,不讓這個問題擴大,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那么,初一的學生不想上學怎么辦?
初一的學生不想上學怎么辦?
1、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多肯定孩子。
找到并肯定孩子的閃光點,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面對學習差的孩子,家長絕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諷刺挖苦孩子,要本著教育、細心、耐心地做厭學孩子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堅持不懈地激勵孩子,客觀公正、立足將來地評價孩子,大部分厭學孩子是會改變的。但是在表揚厭學孩子時要注意方式、方法。
2、制定合理學習目標。
雖然大部分孩子學習能力在正常范圍,但是能力和智力也會有參差不齊的現象出現,家長要學會看孩子的長處和接納孩子的不足,不要以與其他孩子攀比為目標,根據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3、家長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平時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多的,而且,家長為孩子創造的學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不能夠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孩子也是不會愿意去學習的。
家長平時應該為孩子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形象,多看看書,孩子回家后看見家長在學習那么自己也是一定會受到影響的,從而也就會喜歡上學習。
4、培養初中孩子的自信心能力。
初中的學生很容易出現負面的情緒,尤其是在學習中的打擊,初中生有獨立完成想法缺沒有抗壓的能力,學習成績有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自我心理的壓力,導致厭學的情緒出現,家長要多給孩子溝通多了解初中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發泄家長來疏導,給孩子自信心,鼓勵孩子。
5、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決定。
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有共同的喜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挑剔孩子。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樣,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6、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長要時常關注新信息,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報刊雜志、專業書籍等,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縮短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家,解除壓力,才能快樂學習,輕松成長。
孩子在上學期間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厭學的情緒,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慌亂、不要焦慮,我們要做的就是多去引導孩子,多跟孩子溝通,不要放棄孩子,幫助孩子喜歡上學習!